清華學生完成3年來首次海外社會實踐

2023-02-22 09:48:0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清華大學學生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十五、十六期來自21個院系的25名學員完成了在歐洲為期兩周、以“歐洲的學術創新”為主題的社會實踐。無論是對歐洲前沿科技的近距離洞察,還是對其教育與創新模式的探索,抑或是對當地社會文化的調研,每位同學都圍繞著自己的獨立課題進行了深度調研與思考,拓寬了學術研究的國際視野。這是三年來清華學子的首次海外社會實踐。

本次社會實踐支持“星火計劃”學員基于自身興趣和研究方向,“一人一策”制定獨立的調研課題,前往歐洲頂尖高校、實驗室、科技企業,與世界頂級科學家、創業者等進行深入交流。在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學員們拜訪了何飛讓教授,針對里昂工業革命史、里昂如何面對逆工業化問題進行交流調研。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4名清華校友與學員們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課題以及留學經歷。

歐洲學府的著名實驗室及其學者帶給學員們很多啟發。在參觀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蘭·阿斯佩教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后,來自致理書院的十六期學員馬浩然表示,阿斯佩教授課題組對超冷原子的穩定調控技術對自己的調研課題《基于光子科學的原子分子物理》具有很大的啟發性。在參觀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微納電子實驗中心內的光刻機等先進設備,了解該中心學者對集成門電路、柔性半導體材料等前沿應用的探索后,來自醫學院的十五期學員李若帆表示,這次交流不僅讓大家了解到歐洲的半導體研究前沿工作,還深切地體會到多國學者通力合作的培養方式帶來的巨大潛力。“該模式是全球化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種良好合作范式。我們也應該加深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增進本國與歐洲的半導體產業交流,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李若帆說。

自2007年成立以來,清華“星火計劃”共招募十六期學員,覆蓋794名學生,涉及能源環境、信息技術、先進制造、人文社科、基礎科學等諸多領域。學員們累計參與科研立項千余次,發表近400篇學術論文和10冊學術專著,申請專利90項。學員中產生了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得主39位,全國“挑戰杯”特等獎得主10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