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08:41:17
來源:北京日報
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日前聯合發布通知,推廣“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為助力鄉村人才振興,全國將增設一批“科技小院”,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生培養單位將研究生長期派駐農業生產一線,與農民同吃住、同勞動,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
在專業設置、基本保障、人員配置等方面,教育部對增設“科技小院”的申請單位提出了要求:申請單位應具有農業專業學位授權點,并建設5個以上“科技小院”(含已有和擬建設)。每個“科技小院”須有1位學術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擔任首席專家,至少有2名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每年入駐時間不少于120天;須有一個依托合作單位,如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協會、合作社、園區、地方政府等,為“科技小院”師生提供基本食宿條件,并保證支持小院師生的交通費及入住學生的生活補貼。每個“科技小院”將聚焦縣域內的一個主要農產品產業,研究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目前,全國已有30余所涉農高校陸續建立了300多個“科技小院”,覆蓋了20多個省(區、市)。在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等培養單位已在通州區、門頭溝區、順義區等地建設“科技小院”。截至2021年10月,北京已在十個郊區建立了60余家“科技小院”,輻射帶動300余個村,解決2000余人就業,實現農民技術培訓2萬余人次。
教育部表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將引導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派駐研究生深入農村開展生產技術研究和推廣、科普服務工作,培養一批農業農村科技推廣人才,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農民群眾可用的技術。“科技小院”師生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農業教育培訓,有利于促進知識傳播,提高技術到位率,同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