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二脈”都知道 你知道他們打通后到底有什么用嗎?

2022-03-04 14:21:49

來源:生命時報

“任督二脈”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尤其在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后會讓大俠們武力值暴增,成為一方霸主,讓人好生羨慕。現實中,“任督二脈”也確實存在于我們的身體上。

督脈為“陽脈之海”,總領全身陽氣。滑伯仁《十四經發揮》載:“督之為言督也,行背部之中行,為陽脈之都綱”。一方面,督脈上有各陽經所交會的穴位,比如,手、足三陽經交會于大椎;陽維脈交匯于風府、啞門;帶脈出于第二腰椎。另一方面,督脈主干行于背部正中,入屬于腦。“腦為元神之府”“頭為諸陽之會”,背為陽。

任脈為“陰脈之海”,其主干行于腹,腹為陰,諸陰經均直接或間接交會于任脈。比如,足三陰經交會于關元、中極;沖脈交會于陰交、會陰;陰維脈交會于天突、廉泉;手三陰經通過足三陰經與任脈發生聯系。任脈的另一功能是“主胞胎”,即與生育功能有關。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任督二脈上的重要穴位。首先,督脈上的大椎穴和百會穴:大椎穴(低頭時頸部凸起處)是督脈、手足三陽經交會穴,臨床中通過針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方法可治療感冒、咳嗽、熱病、畏寒、頭項強痛等。日常保健時,可自己用食指及中指點揉該穴,或居家艾灸。百會穴(折耳,兩耳尖向上的中點)是督脈、足太陽經交會穴,臨床中運用針灸、推拿等方式可治療頭痛、眩暈、失眠、健忘,日常也可自己用食指及中指點揉該穴,緩解頭痛、失眠等癥狀。

其次,任脈上的中脘穴及膻中穴:針灸、推拿、艾灸中脘穴(臍中上4寸)可治療胃痛、嘔吐、吐酸、腹脹、反胃、泄瀉等消化疾病。點揉、針灸膻中穴(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可治療胸悶、氣短、咳嗽、胸痛、心悸、心煩等疾病。該穴具有調理人體氣機的功能,可治療一切因氣機不暢導致的病變。▲

關鍵詞: 任督二脈 有什么用 陽脈之海 總領全身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