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14:18:45
來源:生命時報
都說“一日之計在于晨”,而早餐是喚醒身體,補給能量的開始。高質量的早餐重在營養均衡,應該包括四類食物。
一是谷薯類主食,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主食中,應該有1/3為雜糧或薯類,比如雜糧粥、蒸紅薯、蒸玉米等,不僅可以快速充饑,為大腦及時補充能量,避免低血糖,煥發身體活力,也有助于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保護胃腸功能。二是蛋白質類食物,奶、蛋、豆類食物的安排應不低于兩種。蛋白質可以為人體持續供能,延長飽腹感。補充多品種的蛋白質,還可以均衡氨基酸比例,有助于人體各種蛋白質的合成和組織的更新,增強機體抵抗力。三是蔬菜和水果,它們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早餐可以選擇蔬菜水果沙拉、炒蔬菜或涼拌菜等,建議水果和蔬菜各安排100克左右。早餐進食適量果蔬,不僅可以潤腸通便,還有助于機體各項活動的正常運作,使身體充滿活力。四是堅果,可提高早餐的營養質量。建議選擇核桃、松子、巴旦木、花生、瓜子等,每天攝入10克左右。堅果含有維生素E、多種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等優質營養素,對預防肥胖、保護心臟、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都有重要作用。與優質早餐相對應的是,油炸、燒烤、熏制等食物,如油條、炸糕、培根、熏腸等屬于偏劣質早餐,常吃會加重身體負擔,增加慢病風險。在優質早餐的基礎上,不同人群應根據各自的特點,適當替換或增減調整,以滿足身體的需要。
偏瘦人群。一般來說,這類人群的新陳代謝較快,早餐應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建議保證75~100克的主食,適當多吃雞蛋、豆腐、瘦肉、魚蝦等高蛋白質食物;蔬菜可以炒制為主,有時間建議做葷素搭配的菜肴。
超重和肥胖人群。不吃早餐不但不能減肥,還會增加肥胖風險。因此,對于肥胖者來說,早餐不僅不能忽略,還要學會調整食物搭配來減少熱量的攝入。例如,主食可以多選擇飽腹感較強的雜糧煎餅、雜豆粥或蒸薯類;蛋白質類要選擇低脂的食物如去皮禽肉、魚、蝦等,牛奶選擇低脂或脫脂的;蔬果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飽腹感較強的,比如西蘭花、紫甘藍、蘋果等;多采用拌、蒸等少油的方式烹制,不吃油炸食物及甜食。
老年人。老年人活動量較少,且消化功能變差,容易出現便秘問題,早餐制作上應注意安排充足水分、多纖維、比較軟爛、容易消化的食物。主食可選擇雜糧粥、蒸薯類等,搭配一些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湯羹類食物,如雞蛋羹、牛肉番茄湯等。同時,也別忘了補充蔬菜,注意用清淡少油的方式烹飪。
高血糖人群。早餐應注重粗糧的安排,進食時注意干濕分離。建議主食粗細參半,且以干制為主(如雜糧飯、雜糧饅頭等);多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蝦、煮雞蛋等;多選擇粗纖維蔬菜,和主食搭配著吃,可安排什錦拌菜、素炒或白灼青菜等;多選擇低升糖指數的果蔬,比如蘋果、生菜、圣女果等。▲
關鍵詞: 如何提高早餐的營養質量 營養質量 營養均衡 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