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持續加息,歐洲央行還等得起嗎?

2022-05-07 13:06:23

來源:金十數據

在本周結束之際,全球都在為抑制通脹而上調利率,包括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以及英國央行連續第四次升息,但歐洲央行卻并沒有這樣做。

除了面臨著疲軟通脹的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外,歐洲央行是G10集團內目前還尚未提高利率的央行。最近幾天,澳洲聯儲以遠高于市場預期的幅度加息,瑞典央行在態度大逆轉后突然加息。

雖然此前設定的時間框架迫使歐洲央行官員等待最好的時機,但在鄰國戰火肆虐、天然氣供應可能被切斷的情況下,長期來看容易受挫的經濟需要他們停下來思考。

BaringInvestmentServices首席歐洲策略師AgnesBelaisch稱:

“歐洲央行只是說說而已,不需要做那么過。俄烏沖突導致經濟放緩,一些公司因為能源價格上漲而減產。因此,歐洲央行的任何緊縮措施都將導致經濟放緩。”

這就是歐元區政策制定者采取的穩健態度,盡管十多年來投資者首次押注歐洲的通脹率甚至可能超過美國,但金融市場仍然認為歐洲的利率變動還需要幾個月時間。與歐洲央行去年努力說服交易員其政策不會改變相比,這一立場代表了官員指引的相對勝利。

在全球貨幣政策輿論的壓力下獨自行動,可能會使歐洲央行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審查,尤其是考慮到此前在2008年和2011年加息失敗的政策錯誤。    盡管歐洲央行政策制定者霍爾茲曼(RobertHolzmann)周四暗示,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GoverningCouncil)將在6月會議上討論加息,但他的同事們一直較為謹慎。

包括奧利·雷恩(OlliRehn)在內的一些官員已在7月份就一項行動達成一致。法國央行行長德加洛周五表示,如果歐元區經濟不再遭受挫折,今年利率可能會重新升至零以上。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帕內塔(FabioPanetta)是較為鴿派的決策者之一,他甚至警告稱,在經濟擴張幾乎陷入停滯之際,歐洲央行面臨著“更復雜”的選擇。他表示:

“旨在遏制通脹的貨幣緊縮政策最終將阻礙已經走弱的經濟增長。”

作為一個意大利人,帕內塔深知緊縮政策會給該國的公共財政帶來壓力。而在周五,由于市場為歐洲央行取消刺激措施做準備,投資者要求持有意大利國債的溢價自2020年5月以來首次飆升逾兩個百分點。

歐洲央行為自己的謹慎立場所辯護的理由是,歐元區經濟與其他國家的情況不同。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說,雖然美國和歐洲都面臨著物價飆升,但他們也面臨著“不同的野獸”。

美國的通脹主要是由供應方面的沖擊推動的;而英國采取了財政刺激措施來抵消消費者的成本壓力。相反,歐元區勞動力市場的疲軟程度更高,潛在增長率更低,俄烏戰爭對經濟前景的影響比其他地區更大。

但居高不下的通脹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開始顯現。消費者、企業和金融市場的通脹預期已經超過了歐洲央行2%的目標。德國金屬工會要求給鋼鐵工人加薪8.2%,這也表明工資-價格螺旋上漲引發通脹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另一方面,由于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產生的能源危機是經濟面臨著衰退的潛在威脅。    即使這種風險沒有成為現實,歐洲央行采取行動的窗口可能也很窄。今年年初,俄羅斯經濟表現疲弱,如果亞洲嚴格的疫情封鎖措施和俄烏持續的緊張局勢使本已緊張的供應鏈堵塞,挫傷信心又推高通脹,那么經濟可能進一步放緩。

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將分兩步將目前處于歷史低點-0.5%的存款利率升至零,然后暫停一段時間進行評估,看看金融市場和經濟如何消化8年多以來退出負利率的影響。

另外,市場正在幫助歐洲央行抗擊通脹,已開始自行收緊金融條件。整個歐元區的債券收益率都在上升,銀行的放貸標準更加嚴格,因此企業的貸款增長已經放緩。

多倫多道明銀行(TorontoDominionBank)的全球宏觀策略主管JamesRossiter表示:

“無論歐洲央行是否收緊政策,這種預期都將影響金融體系。這一過程正在進行,這可能就是歐洲央行不急于行動的原因。”

即便如此,歐洲央行的漸進式行動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激進行動之間的反差,只可能在未來引發對這兩種做法的批判。Rossiter表示:

“歷史將對這段時間許多央行的做法做出非常嚴厲的評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