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09:18:13
來源:金十數據
今年以來,利率市場驟然生變,這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有關結構性低利率環境的論點。盡管全球實際利率可能已經有所升高,但市場環境是否正面臨顛覆尚存爭議。宏觀策略師MichaelRead指出,鑒于市場暗示的美聯儲政策收緊路徑,已經今年迄今為止美債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拋售,債券多頭也許還沒到時候認輸。
盡管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導致通脹廣泛且持續地走高,但仍有幾個因素將壓制收益率持續上行的動力。
大宗商品市場仍處于逆價差狀態:彭博商品指數(BloombergCommodityIndex)中絕大多數商品的期貨價格比一年期遠期合約高得多。主要由戰爭驅動的供應擔憂導致近期合約價格飆升,雖然大宗商品價格很可能保持在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之上,但未來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正常化。
通脹有見頂的跡象:無論通過盈虧平衡通脹率還是零息通脹掉期來評估市場預期,都能看到未來通脹走低。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通脹能降至新冠疫情前的“低”水平。Read指出,在深入研究了最新通脹數據的分項數據后,我們可能會以為通脹將大幅降溫。但事實上,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幾乎沒有變化。
較長期的通脹預期仍高于長期平均水平。商品期限結構曲線向下傾斜,這是現貨市場緊張的明顯跡象,其中很可能反映了貿易保護主義到、綠色經濟等引發的通脹沖動。
多數發達市場的隔夜OIS利率都在積極地押注央行們將開啟一個前期大幅加息但最終相當短的加息周期,以應對各自的高通脹壓力。
這是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最終都要立足于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貸增長的驅動。然而,歐元區的信貸市場出現了令人不安的跡象:沒有信貸來投入未開發的生產性投資,這意味著扼殺經濟增長,而增長放緩意味著收益率沒有充分的理由繼續走高。
這一點之所以在歐洲表現得最為明顯,是因為該地區的經濟體相對更容易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Read指出,在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第四階段(藍框),即超低通脹和量化寬松期間,我們已經習慣了無需擔憂通脹的經濟刺激政策。隨著這種局面不復存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個季度,通脹與收益率之間的聯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通脹的主導。 此前有報道稱歐洲央行正在研究一種危機工具,以在歐元區內較弱經濟體的債券收益率發生失控式暴漲的情況下部署,以防各自政府無法控制的沖擊。
然而,零對沖指出,顯然,距離歐洲央行實施市場已經習以為常的“超級馬里奧”式干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歐洲債券仍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處于超賣狀態,隨著進入第二季度,當央行影響力被稀釋或完全沒有起到安撫作用時,固定收益市場最近的單行下跌行情j將一發不可收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