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14:38:58
來源:中新網河北
2月19日清晨,石家莊站站臺上旅客熙熙攘攘。8時24分,G2811次列車準時駛離站臺。
“大家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隨身貴重物品,防止丟失。”值乘這趟列車的是石家莊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民警劉海霞,開始車廂始發(fā)巡視的她一邊說著一邊把行李架上凸出來的背包往里推了推。
剛巡視到5號車廂,劉海霞就聽到傳來的嬰兒哭聲,原來,一位母親正手忙腳亂地想要把卡在座位間隙的嬰兒車拉出來。劉海霞蹲下身,用膝蓋頂住推車,三兩下就把嬰兒車拉了出來。“您到哪下車,下車的時候我來幫您搬。”她掏出隨身攜帶的警察鑰匙扣輕輕晃動著,嬰兒的哭聲也漸漸弱了下來。
這樣的場景對劉海霞而言并不陌生。從警12年,她經歷過無數(shù)次春運“大考”。“越是人多,越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劉海霞巡視完一趟車從口袋里拿出“乘警巡查記錄本”,記下了幾個重點旅客:3號車廂獨自出行的老人新鄉(xiāng)東站下車、5號車廂帶小孩的母親上海虹橋站下車……
“提前關注,才能避免意外。”值乘工作中劉海霞利用女同志的獨有心細和柔軟,采用“預見性”工作模式,通過巡視提前看見隱性矛盾的發(fā)生,預估矛盾,提前解決。在日常巡視中,遇到調皮的小朋友,她會溫柔地提醒,“如果你乖乖坐好,警察阿姨就送給你一張卡通貼畫”;遇到靠近過道的旅客在急忙的敲打電腦,提醒注意其他旅客行走時不小心碰到電腦,造成磕碰;遇到小桌板上有盛滿熱水杯子的,她會提醒前排椅子不穩(wěn),一晃動容易被燙傷。許許多多這樣善意的提醒,有效地避免了群眾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糾紛,防患于未然。
列車疾馳過阜陽西站,正午的陽光透過車窗灑在餐車上。劉海霞卻顧不上吃飯,“這會是最忙的,客流量大,再加上正是午休人容易迷糊。”剛值乘這趟車時,劉海霞發(fā)現(xiàn)中午時段是旅客最容易松懈的,下車旅客把包落在車上或者錯拿行李的頻率很高。“大家醒一醒,還有20分鐘到鳳臺南站,請檢查隨身物品!”她抬高嗓音,沿著過道逐一車廂進行提醒。這是劉海霞總結的工作方法:中午時段每次列車到站前20分鐘,她都要挨個車廂巡視宣傳一遍。
走到7號車廂時,劉海霞發(fā)現(xiàn)兩個相似的黑色行李箱并排擺放在行李架上,她轉身詢問周圍旅客,確認主人后,又從口袋里掏出防止行李錯拿的便貼,貼在行李箱醒目位置。“貼上標簽,下車時一眼就能分清。”她笑著解釋。這套方法是劉海霞和同事們的“發(fā)明”。去年暑運,她值乘的列車一天內發(fā)生4起行李錯拿事件。為此,她在巡視中主動為相似行李做標記。如今,這一方法已在石家莊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推廣,錯拿行李頻率大幅下降。“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劉海霞眼神堅定地說道。
下午15時45分,列車即將抵達上海虹橋站。劉海霞起身來到3號車廂,半小時前巡視時,她注意到有位老人反復查看車票,俯身詢問,原來是老人第一次坐高鐵去上海找女兒,于是約定好列車到站前劉海霞來提醒他。
列車返程,劉海霞又開始繼續(xù)著她的工作。她穿梭在車廂中,仔細檢查著每一個角落,確保每一位旅客的安全。這個春運,劉海霞和無數(shù)像她一樣的鐵路公安都在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用自己的責任和奉獻書寫著獨屬于他們的春運故事。
關鍵詞: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
發(fā)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