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新先事 | 金川區春季育苗齊繪大棚“早春圖”

2025-02-21 10:53:24

來源:金川發布

新春走基層 | 人勤春來早 金川區春季育苗齊繪大棚“早春圖”

濃濃的年味還沒有散去,金川區雙灣鎮各村的大棚種植基地已是一派“人勤春來早”的忙碌景象。種植戶搶抓時令,抓實抓細春耕備耕,跑好春耕生產“第一棒”,為新一年的農業生產開好頭。

2月17日,在雙灣鎮許家溝村2號育苗大棚內,記者看到工人正在進行培土、裝盤、點種、覆土、擺盤等育苗工作,部分區域完成了育苗流程,已經長出了嫩綠的幼苗。

甘肅辰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負責人尤愛民告訴記者:“我們有51座日光溫室,主要用于蔬菜育苗,每座棚可以育6000盤菜苗,拿娃娃菜來說,預計今年一個棚能完成育苗60萬株,能滿足76畝地的定植需求。”

尤愛民介紹道,為了提高育苗效率,他們引入智能溫控系統和自動噴灌設備,實現溫度、濕度的精準調控,大幅提高幼苗成活率。

年來,金川區大力發展以戈壁農業為代表的設施農業,推動育苗技術向智能化轉型。自2020年爭取到國家產業強鎮項目后,金川區以許家溝、營盤、龍口等村為重點區域,全力開展農業設施建設。

目前,金川區已發展設施農業4205.5畝,建成2036座日光溫室,打造集約化育苗基地6個,形成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2024年僅日光溫室育苗產值達到4600萬元以上。

在雙灣鎮龍源村育苗大棚,育苗大棚內機器轟鳴,技術員正通過自動化設備完成篩籽、壓盤等工序。一臺全自動精量點播機日育苗量達12000盤,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30倍。

“引進這臺設備主要是為提高生產效率與精準度,以前人工播種不僅速度慢,種子間距和深度也難以保證一致,影響發芽率和作物生長,這臺機器解決了這些難題,設備操作也簡便,短時間內就可熟練上手。”甘肅晟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葉榮燦說。

金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春苗培育工作的順利進行,他們提前制定了詳細的育苗計劃,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開展病蟲害防控、種植優化等培訓,并嚴控耕地“非糧化”,確保糧食安全。同時,金川區還通過農資調運儲備等措施,確保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供應充足,為春耕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金川區共儲備各類化肥0.75萬噸、有機肥12萬余噸、農藥5噸、種子1100噸,并設立農資綜合服務中心,提供“田間配送”服務,確保物資直達農戶。

“金川區在2025年規劃中提出,將依托‘代絲路寒旱農業’戰略,進一步擴大綠色蔬菜和優質奶源基地規模,推動農業產值向百億級產業集群邁進。”金川區雙灣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潘亮說。

從智能溫控大棚到全鏈產業化,金川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布局,推動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和無害化發展。2025年,金川區計劃培育蔬菜苗5.5億株,較往年增長顯著,預計可滿足超過7萬畝蔬菜種植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