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11:29:34
來源:泰州日報
或參加產業發展論壇,或作行業分析報告,或為科創平臺揭牌……在今年10月底舉辦的泰興金秋經貿科技洽談會上,院士身影頻現。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縱觀泰興一年一度的經濟盛會,院士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座上賓”。
事實上,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新發展格局下,GDP、工業開票已分別過千億、兩千億大關的泰興,面臨著打破資源要素制約、突破增長極限的路徑選題。對此,近年來,該市緊扣“全域創新、全面轉型”兩大主題,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號工程”,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借力“最強大腦”,以“院士經濟”破題,加快獲取前沿技術、引進高端項目、推動成果轉化,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在高質量發展新賽道上跑出領先身位。
優化引才生態
創新活力持續激發
在泰興經濟開發區內,有一條1.8公里長的“院士路”,緊鄰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投資創辦的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談及“院士路”,繆昌文有點小激動。當年,為了讓繆昌文更好地在泰興創新、創業,泰興為他的公司專門建了化學品專用碼頭,同時配套建了一條運輸干道并命名為“院士路”。
“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的‘棋盤’中,人才是基礎,是根本。作為一個縣級市,要引進人才尤其是院士這樣的頂端人才,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尤為重要。”泰興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俊表示。
近年來,泰興持續深化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放大人才新政“雙十條”政策效應,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比如以“撥投結合”的方式對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的創新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讓科技創新有了穩定預期和試錯空間。同時積極發揮財政預算資金和國企自有資金杠桿作用,打造覆蓋全市六大特色產業的百億級基金矩陣,為項目提供“初創-成長-成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等等。
“為什么請大家到泰興來?”“泰興能幫我們實現什么樣的夢想?”在一次科創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亞棟當起了“招才引智大使”,從多個方面分享推介泰興。
持續優化的引才生態,吸引了一批批高端人才到泰興創新創業。最新數據顯示,泰興先后引進18名院士,集聚48名國家級人才、上萬名各類高層次人才。
鏈接“最強大腦”
產業攀高又逐新
新材料產品從“論公斤賣”到“按克賣”,由李亞棟院士領銜的夏禾科技新材料項目自去年量產以來,打破技術壁壘,每克售價達到2000元至10000元,并有望推動相關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垂直整合和集聚發展。
科技的火種需要實踐的沃土。作為全國最早設立的精細化工產業園區之一,近年來,泰興經濟開發區推動精細化工向新材料、醫藥、日化等新興領域拓展延伸,新材料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泰興經濟開發區產業基礎雄厚,是新材料項目投資優選之地。”夏禾科技江蘇公司總經理劉仁茂表示,園區鏈式發展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泰興,院士來了,人才強則產業旺的“因果關系”,在實踐中不斷被印證。
聚焦新型顯示材料下一代技術,泰興高新區與中國科學院李景虹院士團隊、興啟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起了新型光電材料院士(專家)科技創新中心,吸引北京京東方顯示、3M等20多家企業前來尋求合作。
依托傳統產業優勢打造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黃橋經濟開發區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原副校長金征宇教授鼎力支持。金院士不僅幫助園區建起了產業研究院而且親自擔任院長,在他的帶領下,研究院迅速匯集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謝明勇等一批行業領軍人物加盟助陣。目前,院士領銜的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特醫食品研究所成功落戶黃橋,該所為長三角國家創新體系中首家以特醫食品為研究方向的專業研究所,為打造百億級高端生物食品特色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
放大院士效應
全域創新再加碼
在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核心位置,一座與中國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共建的農產品未來加工創新研究院初現雛形,進入設備采購階段,為多位院士領銜的科技創新團隊入駐做足準備。
“引進一個院士專家,可以帶來一個創新團隊,落地一批創新項目。”泰興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奚海燕說,院士領銜,為各個園區打造高端研發平臺,集中創新資源推動產業向“新”發展提供了條件。
放大院士效應,泰興經濟開發區在推動夏禾OLD新型發光顯示材料項目落地投產的同時,積極邀請李亞棟院士進一步深化合作,到泰興成立新材料研究中心,構筑從應用基礎研究到工藝技術開發、新材料產業化的綜合性創新平臺。目前,新材料研究中心正在孵化美國西北大學郭能博士生物基材料項目等一批產業前沿項目。
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鏈接高端創新資源,泰興將目光看向了高端人才多、創新資源集聚的先進地區和頂尖科創平臺。該市先后在上海、蘇州、南京等地建“研發碼頭”,設立離岸創新中心。同時,與長三角國創中心、省市產研院、中國科學院院士顧寧團隊多方共建的長三角醫學先進技術創新中心也正式運營,補齊本地資源制約,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快速轉化。
一個個院士的加盟,一個個科創平臺的打造,為泰興“全域創新”注入了源源動力。2023年,該市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就達到58.6%,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91%,成功入選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