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家基金公司“換帥” 這三家老總降為副總

2020-11-03 10:58:10

來源:中國基金報

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頻繁一直是業內熱議的話題,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共有70位基金公司總經理變更,涉及33家基金公司,變動人次僅次于2019年及2015年兩個年度,不排除全年刷新歷史記錄的可能。

除了個人原因離職,升任董事長等過往常見原因,最近一兩年,轉任公司副總經理也成為基金公司總經理變更的新動向,此外,今年更是出現總經理被董事會罷免的極端個例。

業內人士表示,資管行業快速發展給職業經理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同時基金行業競爭壓力加劇,頭部效應明顯,小基金公司突圍難度加大引發內部沖突或不達股東考核預期,或是近年來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較快的主因。

33家基金公司“換帥”

在變動中尋求發展,公募基金全行業總規模向18萬億大關邁進之際,基金公司再掀“換帥潮”,今年前十月,合計多達70名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涉及33家基金公司。

10月31日,新沃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任命邢凱擔任公司總經理,任職起始日為10月30日,邢凱曾任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高級審計師、信達投資計財部財務經理、新沃基金副總經理、新沃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等職務。今年4月28日,易勇因個人原因辭任新沃基金總經理,距離他上任時間不到兩年。

10月16日,華安基金任命張霄嶺接替8月離職的童威,出任公司新任總經理,張霄嶺此前歷任銀監會銀行監管三部副主任、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兼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Wind數據顯示,包括邢凱、張霄嶺在內,10月以來共有4位基金公司總經理變更。

從歷月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人次上看,今年4月是總經理變更的高峰期,4月共有包括泰信基金葛航、國聯安基金孟朝霞、弘毅遠方基金郭文、新沃基金易勇等5位總經理及代任總經理離職,此外,還有明亞基金李正清、申萬菱信基金汪濤等6人“走馬上任”總經理,合計變動人次多達11人。除此之外,今年1月、5月、7月及8月4個月份,總經理變動人數也超過5人。

統計顯示,前十月共有33家基金公司換帥,包括匯安、前海開源、恒越、東海、萬家等基金公司。其中,離職及新上任的總經理分別有26人之多,加上代任總經理,合計人數達到70人。

與過往年度縱向比較,今年前十月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人數處于歷史第三高位。wind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84位總經理變更,創歷史新高,2015年全年也有83位總經理出現職位變動。

部分總經理被董事會罷免或轉任副總經理

被董事會罷免或轉任公司副總經理等人才“反向”流動的現象也在今年上演。

今年6月,“PE系”弘毅遠方基金上演董事會罷免總經理的“戲劇化”一幕,6月8日,多家媒體陸續接到時任弘毅遠方基金總經理李涌的《無法履職弘毅遠方》個人聲明。時任弘毅遠方總經理李涌稱,6月5日,弘毅投資代表袁兵通知其不再擔任總經理職務。且不做任何解釋,安排人員強制收走辦公電腦,所有系統、賬戶、郵箱權限全部被取消,門禁卡也已失效。

6月10日,弘毅遠方基金在官網掛出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6月8日,董事會免去李涌的公司總經理職務,同時不再代任公司督察長職務。公司副總黃薇薇接任公司總經理一職,并代任公司督察長。李涌從4月23日上任到6月初離職,任職時間不足兩個月。

此外,繼去年包括朱雀、寶盈、鑫元基金在內的三家基金公司前任總經理跳槽至其他基金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之后,今年又有三位基金公司總經理發生內部崗位變動,轉任公司副總經理。

8月15日,東海基金發布總經理變更公告,總經理鄧升軍因個人原因轉任公司副總經理,前德邦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嚴曉珺“履新”公司總經理一職。

無獨有偶,今年以來,還有恒越基金前任總經理黃鵬、中科沃土基金前任總經理程文衛轉任公司副總經理。

“剛剛上任公司總經理就離職,在行業之中是極端的個別案例,折射出公司內部各方利益的爭斗局面。”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分析。

而針對總經理轉任副總的現象,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不排除部分總經理認為,公募基金從業壓力太大,總經理一職性價比不高。“公募基金競爭激烈,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還面臨著如何生存、如何突圍的壓力,股東的考核更是都落在總經理的身上,有可能部分業內人士因此考慮擔任副總。”

多重因素導致總經理“變更潮”

近年來,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加劇已成行業發展“常態”。在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經理劉亦千看來,基金公司總經理變動體現出行業快速發展、行業競爭壓力加劇、行業機會豐富等特征。

他指出,首先,公募基金總經理人員變動較大一個重要原因是資產管理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公募行業形象和地位在老百姓(72.600,1.07,1.50%)的心目中愈加重要,整個公募基金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急需大量優秀人才,導致以總經理為代表的高管人才需求也在增加。通常情況下,處于快速發展期的行業都有這樣的特點,發展進入成熟穩定階段的行業,人才流動也會相應放緩。

其次,在公募基金行業持續發展過程中,行業競爭也在加劇,新的選手不斷入場,龍頭效應開始體現,大中型績優基金公司發展步伐相對更快,小基金公司面臨的發展壓力和挑戰加劇,比如有些公司發展達不到股東預期,有些公司發展止步不前,有些公司營收甚至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面,經營壓力可能導致股東方對基金總經理的考核短期化,雙方之間的理念也會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基金公司總經理變更。

第三,資管行業向前發展也給業內優秀人才帶來了多元化的發展機會,比如有些公司總經理升任董事長或其他崗位,有些選擇自我創業如轉戰私募,有些總經理希望專注公司某個專業領域等,這與公司的人事安排和總經理個人自身職業發展路徑相關。

“剛剛過去的2019年及今年,無論是從公募基金整體業績還是從行業整體規模上看,都可謂公募基金發展大年,但從新基金發行情況上看,銀行站在自身投入產出比角度考量,更愿意銷售大基金公司或是業績出彩的基金公司產品,基金公司之間結構性分化非常嚴重,并不是雨露均沾,贏家通吃局面明顯,小基金公司以及缺乏強大股東背景或是缺乏品牌效應的新成立基金公司,整體發展跟不上行業整體發展步伐,突圍難度加大,基金公司總經理背負公司經營考核指標,壓力自然不小,因此導致人員變動高發。”上述深圳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分析。

他認為,部分基金公司總經理任職期較短也反應出部分股東方急功近利的心態,“通常情況下,缺乏品牌效應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積累長期業績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市場才能夠對這家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公司有所認識,盡管對基金經理業績提倡長期考核,但部分股東方對總經理耐心不夠,一看到經營業績出現變動,就考慮進行人事調整。

關鍵詞: 基金公司 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