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 13:55:31
來源:金融時報
(資料圖片)
記者日前從北京銀保監局了解到,2023年1至5月,北京農業保險參保農戶萬戶次,提供風險保障億元,支付賠款億元,惠及農戶萬戶次。截至目前,北京農業保險已覆蓋全市13個涉農行政區以及首農集團等農業企業,擁有財政補貼的險種60余個、商業性條款59個;農業保險密度元/人,保險深度%,在全國各省市中處于領先水平,為農林牧副漁業及北京特色農產品提供了“供給充足、保障充分、創新有力”的農險保障體系。
近年來,北京銀保監局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創新中心優勢,利用信息科技不斷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能力;同時,著力推廣互聯網技術應用,大幅度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效率,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業保險全流程信息化改革試點,支持首都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
據介紹,北京銀保監局指導轄內保險行業明確技術規范、加強技術合作、引入電子保單和遠程查勘手段等措施,形成了在線投保、在線理賠、在線提供增值服務的農業保險全流程信息化服務閉環,不再強制需要紙質單證和線下查驗保險標的,在農業生產面臨“非洲豬瘟”等疫情考驗期間大幅度減少因農險服務導致的傳播及擴散風險,保障農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供應不間斷。
同時,農戶通過保險公司電話、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種方式,實現了線上進行投保信息采集、標的查驗、保單簽發、出險報案及賠款支付的全部功能,解決了以往承保理賠過程中農戶需反復提供材料、多次現場簽字、紙質保單難保存以及養殖險理賠保險公司“入舍查勘難”等問題。農業保險電子保單制單率、線上告知率、線上公示率均超過99%,農險經營從“面對面”逐漸轉向“線上化”,全年可減少因承保、理賠產生的人員接觸數十萬人次。
通過充分利用科技賦能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北京農業保險服務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農戶服務體驗持續改善。在承保環節,實現歷史承保資料系統自動帶出,農戶僅需手機反饋一次驗證碼,即可完成全部投保流程,從繳費成功到收到電子保單最短耗時不超過兩分鐘。在理賠環節,養殖險農戶可選擇通過保險公司App或微信小程序進行線上全流程自助理賠,無需等待查勘員進入養殖場舍內部,并可實時查看理賠進程,平均理賠時長較傳統服務模式縮短近50%。在增值服務環節,支持保險公司與氣象部門、農業技術中心及果樹協會等專業機構合作,向農戶推送災害天氣預警短信,提供線上氣象證明服務,并不斷豐富農業種養知識等線上功能,部分公司在線上實現“保險+信貸”融合,進一步拓寬便民服務范圍。通過科技賦能降低農業保險運營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受災農戶理賠獲得感。
另據了解,北京銀保監局還聯合有關政府部門逐步推動使用技術手段采集農險承保理賠數據,并與歷史信息進行比對,大幅度提升承保理賠數據的真實性,防范利用虛假理賠騙取財政補貼資金問題。一是依托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共享政府信息,優化農險服務流程。聯合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建立農業保險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化聯動機制,通過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向保險公司共享無害化處理電子證明材料,免除農戶線下開具紙質材料的繁瑣手續,農險服務效率顯著提升,可將理賠時效提升30%以上。二是打造農業保險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將保險公司的承保理賠數據實時上傳政府主管部門的信息平臺,通過系統比對和定期監測校準,避免農戶重復投保現象和因此可能產生的虛假理賠風險。三是利用技術手段采集承保理賠信息,保證數據真實性。采用衛星遙感、GPS定位、電子圍欄及電子耳標等智能識別技術,采集地塊位置、面積及標的損失情況,確保承保和理賠信息真實、準確、可追溯,防止利用虛假標的理賠騙取財政資金補貼。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