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6:13:25
來源:大河報網
據新華社6月20日消息,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旅游廁所建設管理,大力加強家庭衛生間建設,3A及以上等級旅游景區要實現全覆蓋。要加強潮汐廁位、男女通用廁間、男女可互換廁位等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旅游廁所電子地圖標注工作,切實解決“找廁難”問題。
上游新聞梳理公開報道發現,其實,小公廁也有大門道:近年來,除傳統男女公廁外,潮汐廁位、男女互換廁位、家庭衛生間、智能公廁等新名詞新概念不斷涌現,全國多地類似的特色公廁也陸續投用,造福于民,一起來看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潮汐廁位:借助感應探頭自動優化廁位比
車輛行駛劃分有潮汐車道,公廁也有潮汐公廁。在廁所設置的感應探頭的幫助下,可以根據如廁的人流量,自動優化男女廁位比,高峰時段適當增加廁位。
▲大量智能公廁已在國內多個城市投用。
位于浙江杭州市七堡沿江的一所公廁,內部廁位布局就采用了潮汐模式。當女廁需求量比較大的時候,把中間兩扇門調整位置后,女廁就增加了4個廁位,男女廁位比例基本達到1:1.5至1:2,滿足需求。人流量小時中間廁位關閉,利于節能。
男女可互換廁位:關鍵在兩扇潮汐門
男女可互換廁位,與潮汐廁位的設計理念很像。男女衛生間中間增設多個廁位,以兩扇潮汐門連通兩端的男廁和女廁。
今年春運期間,福銀高速昌九段(江西)廬山服務區推出的“潮汐”公廁(男女可互換公廁)大受歡迎。潮汐的奧秘在于公廁內部增加了一個廁間,與男女廁所間各有一道潮汐門。當女廁需求量較大時,由管理員關閉男廁潮汐門,再打開女廁潮汐門,新增廁間的廁位變成女廁廁位,此舉大大緩解了高峰期女廁外面經常出現的排隊情況。
男女通用廁間:空置率較低資源利用充分
常見廁所都是男女分開,男女通用廁間就是通過設計,實現男女通用的目的。有的地方也稱為無性別公廁。據報道,男女通用廁間可節省空間,比起男女分建廁所,能建更多蹲位。并且男女通用廁所蹲位空置率較低,對資源利用更加充分,很少出現男廁放空,女廁門口排長隊的情況。
當然在實際使用中,少數女性對于無性別公廁還是有些不習慣,感到很尷尬,“想到隔壁是位男生就覺得不自在,聲音都不敢出。”
家庭衛生間:化解“男童進女廁”的尷尬
文旅部在最新通知還特別要求,3A及以上等級旅游景區,以及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要實現家庭衛生間全覆蓋。
家庭衛生間,近似于大眾熟知的第三衛生間,既不是男廁,也不是女廁,而是一個“中立”空間,不僅可以滿足異性家長陪孩童“方便”的需求,還可供親屬陪護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殘疾人如廁。在避免性別尷尬的同時,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稱得上是廁所文明的又一標志。
自2023年以來,上海徐匯區就新增了4座第三衛生間,“第三衛生間”的標識明顯,設備齊全,廣受贊譽。相關部門在第三衛生間的打造中,堅持從細節入手,充分體現出對老人和兒童友好的理念。比如,為方便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人使用,第三衛生間的坐便器、小便器和洗手臺邊都配備有安全扶手,設置了可折疊座椅。為方便孩子,設置了低位小便器、兒童座椅、托嬰板等。
智能公廁會“說話”
杭州臨安區臨東橋公廁安裝了“小衛管家”智能化交互系統,系統感應到人員進入,就會進行語音介紹,方便視障人士在沒有人員的引導下也能快速找到如廁潔具。比如詢問“坐便器在哪里”時,“坐便器在這里”的聲音就會響起,同時燈光也會開啟。系統檢測到人員走到坐便器的方位時,會終止位置提示聲音,并告知如廁人員,“您已到達坐便器位置”。
公廁能呼救會報警
杭州公廁的“滯留告警系統”也很有特色。當如廁人員發生跌倒不起或暈厥等突發性事件時,滯留告警系統會在當事人靜止活動50秒時,感應到有人需要救助,自動開啟協助查看語音播報。同時,衛生間門口的感應燈也會紅閃,提醒保潔人員或熱心群眾對公廁內人員進行幫助。
不叫廁所叫“舒園”
廁所名稱有很多,有叫茅房,有叫洗手間,在江西省婺源和景德鎮等景區,廁所叫“舒園”,讓游客耳目一新。乍看“舒園”,以為是鄉村別墅,“舒園”兩字把廁所叫出了文化味。“此次婺源之行,去的次數最多的景點就是‘舒園’,印象深刻,舒暢愜意。”北京游客羅女士說。在江西婺源縣城星江河畔有個旅游公廁,與婺源其他公廁一樣,上書“舒園”,外觀儒雅,衛生整潔,通風透氣。最怡人的就是其無敵江景,舒懷之余還可看江邊洗衣的動人景色。
廁所建在園林中
杭州西湖景區孤山路平湖秋月旁,一座宋韻園林佇立在一片草坪綠林之上,中庭是一棵翠綠古樸的羅漢松,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戶人家的庭院。實際上它是一座公共廁所。門口的LED顯示屏可以顯示廁所的人流量、廁位使用情況、PM2.5數值以及空氣中的濕度、硫、氮含量等實時數據。當游客如廁完畢,用手在手紙箱上隔空感應一下,紙箱便會吐出紙張。
上游新聞綜合都市快報橙柿互動、新華社、中國交通報、長沙晚報、中國旅游報等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上游新聞 編輯:牛中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