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22:40:28
來源:中國水運報
(資料圖片)
近日,由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四航研究院”)主辦的“海洋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研究國際交流會暨野外觀測基地發展規劃研討會”在廣東湛江隆重召開。會議旨在共同探討海洋環境工程結構耐久性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為推動海洋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交流平臺。
會議邀請了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徐光、原總工程師姜明寶等60余位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來自瑞典查爾莫斯理工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就國內外海洋工程野外觀測研究的發展趨勢和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分享交流。會上,來自中交四航研究院的科技骨干作了題為《華南海洋工程暴露試驗回顧與發展》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團隊依托華南湛江暴露試驗站耐久性研究成果,報告受到廣泛關注。
與會專家實地考察了廣東湛江華南海洋工程暴露試驗研究基地,充分肯定了暴露試驗研究基地長期觀測研究成果,并對標國家級野外觀測站的發展目標,對研究基地的發展規劃提供了針對性的前瞻指導意見。
據悉,廣東湛江華南海洋工程暴露試驗研究基地是國內僅存的、專門針對華南地區復雜海港條件設立的工程材料與結構野外觀測試驗站,由中交四航研究院負責創建和運營維護管理。該試驗研究站已持續積累了長達37年的以混凝土材料為主的野外觀測數據,為國家和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的制定及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撐。
早在2009年,中交四航研究院就承接了港珠澳大橋設計階段的耐久性課題。經過無數個日夜的攻關,終于優選出滿足大橋健康長壽要求的“基因組”,建立了“港珠澳模型”,解決了大橋120年壽命的設計難題。
此后,中交四航研究院緊密依托試驗站建設,積極在耐久性領域向“行業標桿”靠攏。2020年,成功主持建立了“海洋基礎設施長期性能野外觀測研究基地”,通過了交通運輸部首批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的認定。該野外觀測研究基地是國內最大的海洋工程材料與結構腐蝕觀測試驗場,包括1個研究基地和5個子站,基本實現了“覆蓋全國、網絡布局”的海洋基礎設施野外觀測網。
憑借野外研究觀測基地建設以及在該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影響力,中交四航研究院還作為發起單位牽頭申報并獲批RILEM(國際材料與結構研究實驗聯合會)海洋暴露條件下結構混凝土長期耐久性技術委員會,增強了國際話語權,成為“走出去”的名片之一。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