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09:55:57
來源:人民法院報
(資料圖)
“關于被告人賴某濫伐林木一案的生態修復專項資金使用方案,剛才已經介紹過了,現在請成員發表下各自的意見。”
“根據生態司法碳匯基地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可以種植杉木。”
“杉木幼苗不抗風不耐旱,人工撫育管護三年,苗木存活率才在85%以上,建議每畝應當種植220株幼苗。”
……
近日,在浙江省開化縣生態環境司法協同治理中心,開化縣人民法院等13家成員單位參會人員你一言、我一語,全流程公開透明化為補植復綠精準把脈,經過充分論證,最終敲定被告人賴某濫伐林木一案的生態修復方案。
“東南形勝、風光雋秀的錢塘江是浙江的母親河,開化縣坐落在錢塘江源頭,推窗見綠,出門即入園……”開化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方旭明介紹,為規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聚焦系統性修復受損生態環境,開化法院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等13家司法協同治理中心成員單位,共同出臺《開化縣生態修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設立生態修復專項資金賬戶,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等生態修復賠償金為專項資金的來源渠道,并對其實行單獨核算、專項管理。
據了解,傳統模式存在資金散、散開用、提起使用流程冗長等問題,《辦法》的出臺,不僅充分發揮成員單位團隊里的專家優勢,按照具體個案科學施策,推動修復方案成果轉化率最大化,同時主動靠前接受相關單位和人民群眾的全流程監督,以提高配置使用修復資金的公平公正意識和群眾滿意度,還能調動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共同做好生態司法保護工作的末端“售后服務”。
《辦法》明確規定,涉案結果需修復生態環境的,申請使用資金的部門必須同步提交使用方案,經三分之二成員單位討論通過方案的,方可支出使用。如果無法實地修復,經聘任的技術調查官論證的,可用作某區域的環境治理費用或公益訴訟的鑒定評估費。截至目前,開化縣生態環境司法協同治理中心收到資金使用方案2個,召開線上聯席會議5次,賬戶內現有生態修復資金共計25萬余元。
“專項資金管理化解了生態司法修復監督難等痛點堵點,真正推動被破壞的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發展。希望能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為綠色發展貢獻更多法治力量。”衢州市人大代表汪家寶為開化法院生態修復工作點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