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打歌舞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云南打歌舞?
云南打歌舞也稱為打歌,是一種流傳于云南彝族等少數民族的群眾自娛性民間集體舞蹈。以下是其相關介紹:
歷史起源:打歌又稱踏歌,融歌、舞、樂為一體,其起源可追溯至 3000 多年前。在古代,彝族打歌起源有多種傳說,一種說法是起源于原始部落戰爭,彝族部落戰敗被圍困,首領帶領將士圍火而舞,以腳步聲和拍打羊皮褂聲迷惑敵人,使敵人不敢進犯而撤退,此后彝族以踏歌紀念勝利;另一種是原始狩獵說,相傳彝家兩兄弟上山打柴遇猛獸,啞巴弟弟吹起用竹子和土葫蘆做的樂器喚來鄉親救出兄長,后人為慶祝勝利,用竹子做樂器環圈跳唱并流傳下來。
表演形式:
舞蹈動作:打歌的舞蹈動作豐富,以腿部變化為主,雙手前后左右擺動,有 “三步一踮”“六步翻花”“半翻半轉”“全翻全轉” 等多種舞步,還有模仿禽類動作的舞步,如 “斑鳩喝水”“金鳳亮翅” 等。舞者們通常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環圈打歌,領舞者在歌場中心邊奏邊舞。
音樂伴奏:常用蘆笙、笛子、三弦和月琴等樂器伴奏。蘆笙是低音樂器,用于穩定節拍和豐富音響;笛子可吹十四音,能配曲,掌握節奏和鼓動情緒;三弦和月琴起打節奏和激發情緒的作用。打歌音樂有固定旋律和節拍,以十六拍為一調,演奏者均為男性,邊吹邊舞。打歌調唱腔也有固定旋律和節奏,與打歌樂器合奏,形成熱烈的多聲部音樂效果。
歌曲唱詞:“打歌” 的核心內容是 “打歌調”,由牌頭(譜)、歌詞和襯詞組成,牌頭與歌詞韻腳相押。根據唱誦內容的長短可分為長詩和短詩兩大類;根據唱誦場合的不同又可分為喜事打歌調、節日打歌調、憂事打歌調等五大類。襯詞協調聲律,增強歌場氣氛,常用襯詞有 “伊士咱哩咱咱” 等。
類別與舉行時間:按內容性質可分為紀念活動打歌和娛樂性活動打歌。紀念活動打歌在喪葬、蓋新房、結婚、祝壽等時舉行,時間不固定;娛樂性活動打歌在傳統節日、朝山廟會時舉行,如農歷正月十五、二月初八、火把節、立秋節、八月十五等,時間固定,場面大。
文化內涵:彝族打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之一。打歌活動不僅是娛樂,還被視為行善積德、祈福禳災的方式,能增強民族凝聚力,同時也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重要場所,是彝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因 “三點良人” 等博主的視頻,以及《打歌妹》這首 BGM 的傳播,云南打歌再次走紅網絡,引發無數網友關注和模仿,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鍵詞: 云南打歌舞是什么意思
相關閱讀
-
-
-
-
-
-
-
-
CWT INT'L(00521.HK)與GTS Shipping訂立銷售合約
格隆匯7月17日丨CWTINT & 039;L(00521 HK)發布公告,于2025年7月17日,公司
2025-07-17 -
大行評級丨Wedbush:上調The Trade Desk目標價至90美元 看好其上升空間
Wedbush將廣告技術公司TheTradeDesk的目標價從86美元上調至90美元。由
2025-07-17 -
【時快訊】文科股份(002775.SZ):擬使用不超4.4億元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格隆匯7月17日丨文科股份(002775 SZ)公布,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召開了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