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是什么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百家爭鳴是什么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作為燦爛,群星璀璨的時期。這一時期,百家爭鳴,學術局面空前,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據《漢書 藝文志》記載,叫得上名字的著作有189部,作品4324部。后來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廣、影響大、名氣大的只有十二家。總結下來,只有12家被發展成學派。
春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果與同時期的古代希臘文明相輔相成;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到戰國時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墨家學派墨家的創始人是戰國初期的墨子。墨子名叫翟,魯人,著有《暖子》一書。主張“兼愛”、“非攻”,要求人們互愛互利,反對掠奪性戰爭。
儒家思想。戰國時期,儒學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著有《孟子》一書。提倡‘仁政’。
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著有《道德經》,莊子著有《莊子》一書。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在于社會大變革,使原本屬于貴族底層的士紳階層從宗法制度的沉重羈絆中解放出來,取得了社會身份上的獨立地位,而從事霸權事業的王公們對人才的渴求,進一步助長了士紳階層的聲勢。知識分子的崛起,意味著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創造的職業文化階層的形成。漢族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們的深刻影響。
再加上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于是,‘學官’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本被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傳播到社會下層,下移至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導致了‘私塾’的興盛。
而且學術團體相對獨立于政治權力。他們從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出發,著書立說,談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抒己見,渾然一體。但是,他們不是政治附庸,依附于一個政權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另外,各個學派,同一個學派的不同流派,互相斗爭,互相學習,共同發展。
相關閱讀
-
600333主力資金流向介紹 600333主力控盤是什么?
600333主力資金流向介紹【長春燃氣(600333)】 今日主力資金流向,資金凈流入-59 1萬元,今日超大單凈...
2023-07-10 -
688246主力資金流向介紹 688246主力控盤是什么?
688246主力資金流向介紹【嘉和美康(688246)】 今日主力資金流向,資金凈流入366 51萬元,今日超大單凈...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