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人 《三國演義》常識性的錯誤是什么?

2023-03-21 09:47:17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人

羅貫中,出生于1330年山西太原,約于1400年去世。這一時期在處于元末明初,所以羅貫中所處的朝代是元末明初。

羅貫中是古代中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三國演義》,是古代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杰作,作者就是羅貫中,他用妙筆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壯麗的三國時代的歷史畫卷。這本書的情節跌宕起伏,千變萬化,生動形象,幾百年來吸引了無數讀者。

《三國演義》常識性的錯誤是什么

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三國的歷史人物和故事比其他朝代在民間更有名,這就要歸功于《三國演義》。可以說三國演義羅貫中是很多人接觸三國歷史的啟蒙書,為三國歷史的推廣和傳播做出了貢獻。然而,要注意的是,雖然羅貫中本人是一個天才中的天才,但有時他也不夠嚴謹,在《三國演義》中還出現了一些常識性的錯誤,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就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

錯誤一: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路線

關羽是《三國演義》的主角。曾在曹操手下住過一段時間,受到盛情款待。然而,關羽卻無動于衷。當他得知劉備的下落時,他毫不猶豫地去找了劉備。結果,他在會去的路上被曹軍攔截了。關羽得勢,過五關斬六將,名留千古。

然而,關羽犯了一個地理常識錯誤。關羽的起點是河南許都,也就是今天的許昌,終點是劉備所在的河北,按照正常情況,關羽應該一直向北,到達黃河渡口,渡河后與劉備會合。但羅貫中當時手里大概沒有詳細的地圖,在路線上出現了一個笑話。《三國演義》關羽從許都出發,沒有向北,而是出人意料地向西北,直到東嶺山口和洛陽,然后從洛陽向東折返,途經泗水關和滎陽。最后到達了滑州東郡黃河渡口,走了至少幾百里的錯路。

錯誤二:汜水關與虎牢關被一分為二

《三國演義》中,在描寫董卓之亂時寫道:“卓遂起兵二十萬,分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卓自將兵十五萬同李儒、呂布等守虎牢關”其實汜水關和虎牢關是一個地方二個名字,此外,古籍中還成皋關、古崤關等名稱。羅貫中不太了解,所以他直接把汜水關和虎牢關當成了兩個不同的地方。

當然,人都會犯錯,雖然有些瑕疵但也掩蓋不了《三國演義》作為歷史巨作的光輝。為中國文學寶庫上增添了一些光彩,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就是元末明初的,大家知道了嗎?

關鍵詞: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人 《三國演義》常識性的錯誤是什么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 《三國演義》常識性的錯誤匯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