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杜甫三別怎么寫的 三別是哪三別?

2023-03-20 11:33:49來源:匯世網  

杜甫三別怎么寫的

杜甫在從洛陽回去的路上,經歷了一些事情,為他以后寫出《三別》奠定了基礎。

蘇軾經過一條小溪,旁邊,有一座茅草屋,已經多年沒有修繕了。這時草屋里傳出兩個老人的對話聲來:“你這樣大的年紀,怎么行呢?”

“聽到縣里征兵的消息后,幾天來我一直在盤算,仗已經打了這么多年,但現在還是烽煙遍地,兒孫年年應征,全部都犧牲了,我還留著這一條老命干什么?我決定從軍去了。”

草屋里邊走出一個老人,看樣子已有六十歲光景了。

“你老人家在風燦殘年,偏趕上兵荒馬亂。”同行的伙伴看到老人這么大年紀還要出門打仗,都為他難過,有的竟流下了眼淚。

“我還不怎樣老呢!你們看,牙齒沒掉幾個,我還要殺敵立功呢!不過,比起你們年青人,當然差遠了。”老人語氣堅強。

“你在外邊要多多保重,不管好歹,飯要吃得飽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老人的妻子匍匐在路旁,流著眼淚說。

看見老妻在數九寒天,還穿得這么單幫,老人一陣心酸。這次從軍,他早把命豁出去了,眼前的生離就是死別。可是,他忍住眼淚,安慰老妻說:“你放心吧,現在門口的壁壘已經修筑得挺堅固的了,叛軍再想越過杏園鎮也不太容易,和那年安祿山剛造反時攻打酆城的情形不一樣了。那時眨眼就要死傷成千上萬的人,現在縱然有危險,目前還不至于死呢。人在一生中有聚就有散,衰老不是團聚的理由啊!”可是當他想起在年輕力壯的時節,什么都能干,如今老了反而受苦受難,禁不住傷心起來。

老人一狠心就走了。走了一陣,還回過頭來望一望,昏花的兩眼噙著淚花。

杜甫深深感動了,他在詩歌《垂老別》中寫下了老人的光輝形象。詩歌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萬國盡征成,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術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在送征人群中,還有一個年青的女子,看上去只有十八、九歲模樣。她身上穿著色彩艷麗的綢緞衣服,臉上還敷著一層薄薄的脂粉。年青,端莊,美麗,這是一個新婚的少婦,她忍住眼淚送新婚的丈夫從軍。她指著路旁的免絲子,傷心地對丈夫說:“爬蔓兒的草繞住了低矮的蓬麻那長長彎彎的蔓兒可怎么能伸展啊!婦女若不幸嫁給從軍的人哪,還不如剛生下來,爹娘就把她拋在路旁。”

走了一段她又說道:“結發成親,誰不指望個天長地久?可有誰像我,昨天晚上剛剛和你結婚,今天大清早你就要走了。按老規矩,新媳婦過門三天后,告廟、上墳和公婆見面,才算完成了婚禮。你現在只一天就走了,教我這么糊里柳涂地,怎樣去拜見公婆.....”旁邊的人都同情這位少婦的遭遇。那丈夫只是呆地站在路旁,不知說什么才好。

沉默了一會兒之后,那少婦突然拾起頭來,堅毅地說:“我雖說是個貧苦人家的女兒,從小沒讀過什么書,可也懂得抵抗胡人大家都有份。還是你自己去吧,努力給國家打仗,不要戀著家,等到太平了你再回來,我等著你!”

“等打退了胡人我就回來,你等著吧!”這時候丈夫才擦干了眼淚說。

那少婦又指一下身 上艷麗的衣服說:“從今天起,我就不再穿這些華麗的衣服,也不再敷脂粉了,你安心地走吧!”

天空一群鳥兒飛過。她拾頭看了一下,又對丈夫說:“你看那天上的鳥兒都在自由自在地飛,都成對成雙,人間不如意的事卻常十居八九。但是我和你,將像牛郎織女一樣, 永遠相望。”

她說得那樣堅定,使丈夫也舒展了眉頭,大步地向前走。

杜甫被這個扣人心弦的情景打動了。他寫了一首著名的詩歌《新婚別》,既同情那新婚少婦的遭遇,又贊揚她的堅強。

杜甫還碰到一個相州戰敗歸來的士兵。那士兵回到家中,只見田廬被野草埋沒,當年同里的人們不是死了,就是東分西散,沒有消息。當他背起鋤頭要去耕種久已荒蕪的田園時,縣吏聽說他回來了,又把他叫回去在本州服役。因為這個士兵家里什么人都沒有,所以杜甫專為他寫的一首詩,題目叫《無家別》。

三別是哪三別

《垂老別》、《新婚別》和《無家別》被后人稱為《三別》。

《三吏》、《三別》是杜甫詩歌創作的一個光輝頂點,他創造性地反映了“安史之亂”這歷史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一一人民的痛苦。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兇殘,同時又以同情和感慨的筆觸反映、歌頌了廣大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關鍵詞: 杜甫三別怎么寫的 三別是哪三別 杜甫三別經歷了什么事情 杜甫三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