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薛懷義原名 薛懷義原名叫什么?

2023-01-29 08:52:43來源:匯世網(wǎng)  

武則天的親信,除了她武氏家族的那幾個人外,經(jīng)常伺候在則天周圍的,還有她的幾個男寵。其中最為則天寵愛的是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

薛懷義,鄠(hù)縣(今陜西戶縣)人,原名叫馮小寶。他原在洛陽城里以賣藥為生,身材魁梧,強壯有力。后來被千金公主(唐高祖的女兒)看上了,把他介紹給則天,說:“陛下上年紀了,身邊應該有個男人伺候,我認識一個馮小寶,此人不同凡響,我打算把他領來,陛下看看怎樣?”則天令人把小寶領來一看,果然稱心如意。為了掩蓋別人的耳目,便于出入宮中,便讓小寶剃去頭發(fā)當了和尚。則天嫌小寶出身貧賤,令他改名換姓,叫薛懷義。讓他冒充和太平公主的夫婿薛紹同族,讓薛紹管他叫叔叔。

薛懷義得到則天的寵愛之后,經(jīng)常騎著高頭大馬出入宮廷。每次外出,都有一批宦官前護后擁地跟隨著。人們一望見是薛懷義的人馬,都趕快四處逃避,躲不開的,往往被打得頭破血流,渾身是傷。由于懷義是和尚,所以他對道士極為厭惡,遇見帶著帽子的道士,就不問青紅皂白痛打一頓,然后將他們的頭發(fā)剃去。朝中文武大臣見了懷義,也都趕快跪在地上磕頭。連當時權勢赫赫的武承嗣、武三思,也都不敢例外,見了懷義,就像僮仆般地奉承,經(jīng)常親自替他牽馬。可是懷義卻并不把他們放在眼里。懷義倚仗則天的勢力,慫恿手下人干了許多違法的勾當,可是誰也不敢過問,不敢揭發(fā)。當時,右臺御更馮思勖(xù)曾經(jīng)依法懲治過他們,結果使懷義惱恨在心。恰巧,一天懷義在半路上遇見了馮思勖,就叫部下將馮思勖打了個半死。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則天令人將洛陽城西的白馬寺修葺一新,讓薛懷義當了白馬寺的寺主。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則天又令人拆掉了乾元殿,在那里另外新建明堂。讓懷義去監(jiān)督此項工程。懷義征調了好幾萬民工,從各地調運木材。有時搬運一根大木頭,就需要上千的民工。真是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明堂的大屋,共分三層,高達三百余尺。在明堂的北邊,還新建了一個天堂,占地面積比和明堂不相上下,高度比明堂還要多一倍。天堂里放了個夾紵(zhù)大佛像(用紵麻布做成的大佛像),佛像的一個小指頭里就可容納幾十個人,可見佛像之大。以上三項工程耗費的錢財竟達一億左右,國庫里存的錢都被花光了。薛懷義如此揮金如土,則天卻從不過間。并且還認為懷義建造這些工程立了大功,封他為輔國大將軍、鄂國公。

關鍵詞: 薛懷義是誰 薛懷義是哪里的人 薛懷義原名 薛懷義原名叫什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