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 10:57:57
來源:匯世網
誹謗罪怎么判刑?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里所謂的“告訴的才處理”,是指如果犯了刑事誹謗罪,受害人舉報了,法院只會在受理,否則不會在受理。除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比如引起當地人的公憤;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受害人因誹謗致死等,如果受害者不說或不能說,人民檢察院應該起訴。
如何認定誹謗罪?
構成誹謗的誹謗必須是嚴重的,而違反公共安全行政法規的誹謗必須限于不足以受到刑事處罰的誹謗。民事名譽侵權不僅輕于誹謗罪和誹謗罪違反公安行政法規,還具有以下區別:
(一)誹謗的傳播必須是捏造的虛假事實。客觀事實傳播出去,雖然會損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傳的,即使內容屬實,也會損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事實越真實,侵權越嚴重。
(二)法人、團體和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的對象。在名譽侵權中,法人、團體、組織都可以成為受害者。
(三)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罪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另外,即使善意的報道、曝光、批評中存在虛假成分,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誹謗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1.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犯罪對象是自然人。
2.客觀方面。本罪表現為行為人捏造、散布一些虛構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屬于情節嚴重。
3.主體。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4.主觀方面。主觀上,本罪必須是故意。行為人知道自己正在散布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損害他人名譽的有害后果,并希望這種后果發生,行為人的目的是為了給別人抹黑。行為人將虛假事實錯當成真實事實傳播,或者傳播一些虛假事實而不損害他人名譽的,不構成誹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