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速訊丨我國外匯市場有望保持平穩運行

2023-06-09 05:43: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跨境資金流動由年初較高順差趨向基本平衡 外匯儲備穩中有升

我國外匯市場有望保持平穩運行


(資料圖片)

6月8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在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發表題為《全球金融周期:趨勢和影響》的主題演講。潘功勝表示,在全球高通脹背景下,人民幣債券的投資組合分散化價值凸顯;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美元走強較難持續,外溢影響有望減弱。總體看,我國外匯市場有望保持較為平穩的運行狀態。

他說:“多年來,我們在應對外部沖擊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外匯市場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也更加豐富。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

潘功勝表示,2022年全球股債匯“三殺”,全球股票全年下跌約20%,債券也有兩位數的跌幅,跨境資本流動大幅減少,銀行信貸標準普遍收緊,呈現出全球金融周期下行期的典型特征。2022年,美國金融條件指數由歷史極端低位上升,收緊程度和速度僅次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背后原因是美聯儲“大放大收”的貨幣政策。

近年來,中國的金融周期則相對穩健。2020年以來,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在2.4%-3.4%之間窄幅波動,最高與最低點的極差不到100個基點,顯著低于美國同期近400個基點。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則保持10%左右的增速。中國金融周期相對穩健背后的原因,是中國長期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堅持跨周期和內外平衡的導向,不跟隨美聯儲“大放大收”,不搞競爭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寬松政策。

潘功勝指出,中國穩健的金融周期為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為實體經濟提供充足穩定的融資。

他強調,人民幣資產具有競爭力的真實利率,為我國貿易投資伙伴持有的人民幣提供了良好的保值能力。以2年期國債收益率減去核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衡量,中國的真實利率處于1.7%左右,與大幅加息后的美國真實利率相當,顯著高于德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在全球高通脹背景下,人民幣債券的投資組合分散化價值凸顯。2022年以來,發達國家政府債與股票都出現了明顯下跌,股債收益的相關性由負轉正,債券對沖股票的分散化價值顯著降低;新興市場債券作為風險資產,與全球股票收益的相關性始終較高;中國債券與全球股票收益的相關系數則保持在負值區間,具有較好的投資組合分散化價值。

在談到外匯市場時,潘功勝表示,2023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跨境資金流動由年初較高順差趨向基本平衡,外匯儲備穩中有升,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向前看,中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中上行的態勢,而一些市場機構則預測美國經濟可能面臨溫和衰退。同時,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美元走強較難持續,外溢影響有望減弱。總體看,我國外匯市場有望保持較為平穩的運行狀態。文/本報記者??程婕

相關新聞

金融監管要真正實現“全覆蓋無例外”

6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致開幕辭并發表主題演講。這是5月10日李云澤上任以來首次在公眾論壇上亮相。李云澤在演講中提到,要優化民間投融資環境,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呵護好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的激情;要真正實現監管“全覆蓋、無例外”,持續整治金融市場亂象,重拳懲處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要穩慎化解存量風險、堅決遏制增量風險。

李云澤表示,要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有效性。持續優化和改善金融服務。加大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金融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強化對投資的融資保障,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改進對外貿易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緊隨新一輪科技革命步伐,加大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力度,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抓住新領域新賽道蘊藏的新機遇,持續增加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金融供給,有力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優化民間投融資環境,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呵護好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的激情。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場主體提信心添活力。

同時,要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切實提升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

他指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地位不會改變,這是我們防范化解風險的最大支撐和保障。“目前,我國金融業運行整體平穩,風險總體可控,我們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李云澤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