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更新 川金絲猴、紅豆杉等受威脅程度“降級”|環球新消息

2023-05-23 06:34:53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22日,生態環境部、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20)》,對我國現有分布的高等植物、脊椎動物生存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和更新,南方紅豆杉、川金絲猴等動植物受威脅程度“降級”。

開展生物多樣性瀕危現狀評估和紅色名錄制訂,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界的共識。近十年來,我國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管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部、中國科學院聯合對此前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進行科學調整,形成此次發布更新的紅色名錄。本次評估結果顯示,我國的野生植物健康狀況有所改善,脊椎動物受威脅狀況的惡化趨勢有所減緩,部分物種瀕危狀況持續向好,但是生物多樣性下降的整體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

近年來,我國逐步恢復重點區域野生動植物生境,近500種野生動植物受威脅等級下降。如野外紅豆杉資源曾一度因亂砍濫伐匱乏殆盡,使該屬物種陷入瀕危,隨著我國全面加強紅豆杉類資源的保護管理,紅豆杉野外居群得到穩定恢復,株數達百萬以上。本次評估南方紅豆杉由“易危”調整為“近危”,東北紅豆杉和密葉紅豆杉由“瀕危”分別調整為“近危”和“無危”。自我國保護區建設提速以來,有川金絲猴分布的保護區數量和面積都增加超過一倍,野生川金絲猴種群從2002年的1.4萬只增加到目前的約2.5萬只,種群分布區域也顯著增加,此次評估將川金絲猴瀕危等級從“易危”降到“近危”。

不過,編制組專家表示,物種受威脅程度“降級”,不代表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降級。拯救我國瀕危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團結協作、再接再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