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06:44:44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但在一些小區特別是個別老舊小區卻長期梗塞難消。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自家門前的消防通道被各種雜物、柵欄、違建擋得嚴嚴實實,存在嚴重消防隱患,但因整治難度大,許多只能“掛賬”待辦。
消防通道的重要性大家都懂,可一遇上“懶”字,很多問題就被拋諸腦后了。有的居民懶于遵規守矩,通廊樓道之所以寸步難行,是因為各個住戶都將公共空間圈進自家,或變廚房,或當倉庫,甚至有的“一步到位”,直接建起柵欄鐵門把整個通廊據為己有。有的物業懶于擔當作為,許多樓房通往樓頂的應急通道都被物業以安全之名鎖死,而地面上那些占據消防通道的違建,物業回應“不在職權范圍內”,街道表示“會派人去現場核查”,總之都是再等等。
禍患常積于忽微,“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這些市民身邊的“風險點”久拖不決,無疑是一顆顆“定時炸彈”。事實上,這些“陳年”隱患大家都看在眼里,可就是誰都不愿意去啃這個“硬骨頭”。一些橫亙在消防通道上的違建已十多年,拆起來需要多部門、多屬地進行聯動。既然說不清是誰的活兒,那就誰也不抻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行為慣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掛了之”最省事。應盡的職責沒盡到,該做的事情不去做,最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后果不堪設想。
安全意識不足,疊加精細化治理不夠,消防通道被堵便成了痼疾頑癥。但也正因其糾纏難解,才更需要釜底抽薪、協力擊破。近年來,北京城市更新項目持續推進,一系列權屬復雜“來頭多”的問題,在街道協調和物管會等操持下,有了成功解決的案例,產生了協同共治的妙招。清除身邊的消防隱患,不妨借鑒這些經驗,借著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的契機,創造條件讓相關主體坐到一起,講清責任、劃定義務,推動形成人人負責、自我治理的正向循環,根除安全隱患。
消防安全隱患等不得也等不起。協同破題、共治共管,最大限度調動起各方守護安全的積極性,那些歷史遺留的“定時炸彈”終將得到精準拆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