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天下!“查內奸”為由強行查看員工手機?絕不能觸碰隱私底線!

2023-04-06 21:53:32

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資料圖】

近期,勞資雙方因侵犯個人隱私而爆發矛盾的新聞有點多。據工人日報報道,今年3月,湖北武漢一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找內奸”為由,強行查看全體員工的手機內容。

第一次查,林女士迫于無奈配合,沒想到第二天公司還要查。這惹怒了林女士,她斷然拒絕了公司的要求。沒想到公司以此為由,認定林女士就是“內奸”,強行將其辭退,并拒絕給予賠償。不久前,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也披露了一則涉及侵犯員工個人信息的勞動爭議案件。北京二中院裁定涉案公司擅自恢復員工馬某已刪除數據的行為,構成對其個人信息的不當使用,也違背了個人信息保護的核心要旨,故對該證據不予采信。

“查內奸”、強行查看手機、擅自恢復數據,上個班上出“無間道”的感覺了。誠然,做生意是要保護商業機密,但那需要采取正當的法律手段:或者招聘的時候就簽保密協議,約定保密條款,一旦員工泄密公司可以理直氣壯地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或者發給員工工作手機、設置工作信箱,引導員工在個人和公司信息間建立防火墻……方法多得很,最不可取的,就是像影視劇里的社團大佬一樣,按照“你不給我看手機你就是內奸”的強盜邏輯做事。要知道,《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明確規定了,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這一權益。公司是依法設立、依法運營的組織,任何公司的規章制度都不該與《民法典》相違背,任何老板都沒有權力侵犯員工的隱私。

侵犯員工隱私的行為并不鮮見,而且是被明目張膽、花樣百出地侵害。有的公司在非必要工位也強行安裝攝像頭,不間斷地監控員工一舉一動;有的公司要求員工安裝定位系統,隨時隨地查崗;還有公司偷偷通過網管“監視”員工電腦,美其名曰防止“上班摸魚”。也不是沒有員工提出異議,但這些糾紛在社會新聞的汪洋大海里,還沒翻起太大的浪花就被忽略了,當然也沒有引起勞動監管部門的足夠重視,進而采取有效的措施糾正企業的不法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用工合同不是“賣身契”,防泄密不能侵犯隱私。所幸的是,越來越多的“打工人”意識到了自己的權利,并堅決地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這就倒逼企業負責人強化法律意識,敬畏法律、尊重員工,不能一拍腦袋就干出侵犯員工利益的事。員工要養家糊口,企業也得做大做強,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良性互動,只有雙方都遵紀守法才能相向而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