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9 16:33:26
來源:中經網
3月27日,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全國中成藥采購聯盟集中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意見征求截止時間為3月30日17時前。
(資料圖)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相比于化藥集采,中成藥集采的難度更大。“主要原因在于中成藥的原材料中藥材的標準化程度低、個性化突出,且存在供應不穩定、質量不統一、價格波動大等問題。基于這種特殊性,中成藥全國集采的推進進程相對緩慢。”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對記者表示。
針對上述《征求意見稿》,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翁梓馳認為,“中成藥集采不能照搬化藥集采模式,價格降幅也不是唯一的打分憑據。”
涉及42個藥品
《征求意見稿》顯示,此次全國中成藥集采由湖北省醫保局牽頭負責具體實施,覆蓋全國30個省級行政單位。采購品種包括16個采購組的42個藥品。同時,此次集中帶量采購周期為2年,視情況可延長1年;采購周期內采購協議每年一簽。
如何產生擬中選企業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根據《征求意見稿》,同采購組內,分為A、B兩個競爭單元,分別競爭。同競爭單元內,按照符合“申報資格”的實際申報企業的綜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確定入圍企業。
在綜合得分的計算規則上,包括價格競爭得分和技術評價得分兩個部分,得分權重分別為60%、40%。其中,技術評價指標又包含醫療機構認可度(60分)、藥品企業綜合排名(20分)、藥品企業創新力(20分)、藥材品質(加分)、供應保障(倒扣分)、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倒扣分)、產品質量安全(倒扣分)7個維度。
記者注意到,相比于此前湖北省醫保局牽頭開展的首批19省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此次的技術評價指標中增加了藥材品質一個加分項和供應保障一個扣分項。
對此,鄧之東對記者表示,“中成藥的原材料中藥材的質量具有不統一、不穩定等特殊性,需要防止單純追求降價而導致藥品質量下降。”
另外,《征求意見稿》還對未中選產品采取暫停掛網、監控管理、采購量限制等措施。其中提到,“采購周期內,聯盟地區對未在中選企業申報的‘供應清單’產品予以暫停掛網。”以及“采購周期內,未中選產品和未有中選企業的采購組藥品均納入聯盟地區監控管理。醫療機構采購未中選產品不得超過同采購組實際采購量的10%。”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技術評價指標中的醫療機構認可度,與公立醫療機構填報采購企業相關產品的需求量掛鉤。而當申報企業綜合得分相同時,按申報價降幅大的企業優先、聯盟地區醫療機構填報采購需求量數量多的企業優先、聯盟地區三級醫療機構填報采購需求量數量多的企業優先三項條件依次比較,確定入圍企業。
對此,業界有觀點認為,這些規則的設定或讓各品種領域的大企業更有競爭優勢。
根據國家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藥飲片營業收入達2056億元,同比增長13.7%,利潤增長102.4%;中成藥營業收入4862億元,同比增長11.9%,利潤增長23.3%。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中藥板塊共有75只個股,流通市值超過500億元的有片仔癀、云南白藥、同仁堂、華潤三九。
對于即將到來的全國中成藥集采,多家藥企也做出回應。眾生藥業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的復方血栓通產品在今年中成藥集采的采購品種清單中,由于相關產品的集采價格、報量未出,對公司的業績影響尚不能確定。
有上市藥企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國家本次中成藥集采目錄中未涉及公司中藥品種。后續,對于公司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化學制劑藥以及市場消耗量大的中成藥,公司將經過成本測算,在保證一定利潤的前提下積極參與招投標。
鄧之東對記者表示,中成藥集采可推動行業標準化、規范化、高質量發展,加速行業競爭格局改變,促進優勝劣汰,行業將迎來一輪洗牌。藥企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持續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此外,中成藥集采標準化還可促進藥品質量提高,降低患者用藥負擔,帶動中藥創新研發,促進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