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08:32:1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青春點亮夢想,匠心傳承文化。創燒于山西的琺華器,曾在明代盛極一時,但清代以后逐漸斷燒。近十年來,一批工匠藝人致力于琺華器復燒研究,其中不乏一些年輕人的身影?!?0后”女孩喬琳就是其中的一員,一起走進她的故事。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喬氏琺華”作為山西非遺代表參展,受到不少人關注。
喬氏琺華技藝第29代傳人 喬琳:像傳統的琺華,一般是擺件或者建筑構件之類的,與大眾距離比較遠。我們這次嘗試將琺華的工藝放在茶具、餐具上,希望它更加貼合人們生活。
喬琳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喬氏琺華傳統手工技藝的第29代傳人。出生于陶瓷世家的她,爺爺、媽媽都是喬氏琺華非遺技藝傳承人。2011年,在沒有文字記錄,僅存一件祖輩留傳下來的琺華器可參考比照的情況下,他們將失傳了300年的琺華技藝重現于世。
喬氏琺華技藝第27代傳人 喬加勝:搞了一輩子陶瓷,最終祖上留下來的東西,咱們也沒有做。在這么個思想驅動下,才開始試原料、試顏料,找它的操作方式。所以說把這東西再做出來了,很興奮。
大學畢業后,喬琳開始跟著爺爺學習琺華技藝。拉坯、畫圖、立線、上色,對于跨界的喬琳來說,這并不容易。經過反復研究、嘗試,喬琳將琺華釉色,從傳統5色發展到現在80多種色彩。在主題表現上,她也突破傳統的福、祿、壽主題,開拓了文學、漫畫等更為豐富的題材。2021年,喬琳創作的“歲寒三友”梅瓶,因其創新的題材、色彩,精湛的工藝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陶瓷產品設計大賽金獎。這兩年,她還不斷嘗試拓寬琺華使用場景,將琺華技藝與山西各地的歷史文化結合起來,做一些文創產品。
喬氏琺華技藝第29代傳人 喬琳:非遺的發展一定不是一成不變的,非遺如果不被人需要的話,就非常難傳承下去。在非遺傳承過程中,我覺得更加加深了我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喬琳一家祖孫三代復活了傳統的琺華技藝,又在創新中賦予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生命力。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傳承,不能只停留在博物館的展柜里,還要走進大眾的生活里。在創造中轉化,在創新中發展,讓那些曾經裝飾了古人生活的優秀傳統文化技藝,繼續在今天的煙火氣中釋放文化魅力。當傳統文化注入了時代精神,展現出市場活力,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這項事業,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