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動態:港媒:不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投資者終將后悔

2022-12-09 19:53:01

來源:參考消息網


【資料圖】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7日刊登該報評論員尼爾·金伯利的文章,文章說,中國可能會在2023年帶來一系列經濟上的驚喜。

文章稱,首先,與中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主要經濟體2022年通脹飆升,這導致其采取以大幅加息和量化緊縮為形式的貨幣政策反應。幾乎可以肯定美聯儲將在國內再次加息。其他西方經濟體也面臨著與美聯儲類似的挑戰。

但中國的情況并非如此。很有可能的是,隨著中國繼續努力解決房地產行業的問題,并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央行將選擇保留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向新做法的過渡應該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有力推動。

文章說,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情況將一帆風順。在投資者看來,最重要的是,央行可能提供的寬松貨幣政策支持,加上疫情對工業生產和消費活動的影響逐步減少,將使中國經濟活動在2023年實現之前被認為不大可能發生的一定程度擴張。

從跨境角度看,2023年中國經濟比較光明的前景與世界其他地方經濟活動減少之間的這種對比,或許是投資者在決定把資本部署在哪里時想要考慮的因素。

文章說,也有觀點認為,中國出售其商品的主要市場的經濟活動放緩,將對中國本身的前景產生不利影響。

但同樣值得指出的一點是,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全球經濟早已變得依賴——有人甚至可能會說過于依賴——中國制造的商品。全球經濟就是這樣。如果西方消費者想要新的蘋果手機,他們就需要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全力運轉。

隨著中國全面重啟,對中國商品的全球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乏彈性將對中國經濟有利。

文章稱,同時,還存在一種真正的可能性,那就是防疫措施優化將使中國國內的消費需求得到釋放。中國消費需求的增長也將支撐“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愿景。

綜合各種因素,不看好2023年中國經濟前景的投資者最終很有可能會為其看法而后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