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05:25:19
來源:北京青年報
19日8時許,浙江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銅瓦門大橋外半邊山海域附近,一頭鯨魚擱淺。象山消防救援大隊立即趕赴現場,展開“救鯨”作戰。據浙江消防救援總隊20日消息,經過長達20個小時的接力救援,20日5時20分左右,擱淺的抹香鯨成功抵達目的海域,漁政船已經切斷牽引繩將抹香鯨成功放歸大海。
救援初期
嘗試“脫險措施”未成功
轉入生命健康維持階段
19日,一頭長19.5米、重達近70噸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抹香鯨在寧波象山縣石浦半邊山外圍海域擱淺,接報后,當地漁業、消防、公安以及民間救援隊、村民等多人開展了一場20小時的生命救援。
20日凌晨5時30分,這頭抹香鯨在漁政船的牽引下游向深海。參與救援的象山縣海洋與漁業執法隊四中隊副中隊長徐錦濤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講述了救援過程。
據介紹,這頭抹香鯨擱淺位置位于淺水區,距離岸邊還有一兩千米的距離,再加上這頭抹香鯨體型大,脫水、重力壓迫、應激反應以及拖拽難度高等問題一度給救援帶來極大困難。救援人員一直為其潑水,為防止拖拽時抹香鯨受傷,救援人員在抹香鯨的尾巴上裹上棉被。
說到救援細節,徐錦濤告訴北青報記者,剛進入現場時潮水還未完全退去,船還能開進去,于是漁政船從海上開到擱淺地點,根據鯨魚狀態展開了一些嘗試性脫險措施。但由于這頭鯨魚體積過大,當時又處于落潮期,救援未能成功,于是救援轉入生命及健康維持階段。
成功放歸
在漁政船牽引護航下
抹香鯨自主游向深海
救援現場的視頻顯示,多名救援人員拿著水桶向擱淺的鯨魚潑水防止其脫水,抹香鯨不時擺動的尾鰭令現場救援人員激動不已。徐錦濤介紹,除了向抹香鯨潑水外,當地海洋世界的獸醫也在現場對鯨魚表皮損傷處敷了一些藥。“鯨魚擱淺的地方是灘涂,人走過去淤泥已經到了膝蓋處,再加上時間緊迫,從落潮到再次漲潮也就五六個小時,我們主要是靠人工來給鯨魚潑水。”救援過程中,相關專家一直在密切觀察這頭鯨魚的健康狀況,徐錦濤表示,通過在周圍護航觀察鯨魚身體擺動以及噴水狀態,救援過程中這頭鯨魚的生命體征一直比較平穩。
海面潮水漸漲,救援人員在鯨魚尾部包上一層棉被、固定好繩索準備開始下一階段的救援。徐錦濤說,此前他們還沒有救援體型如此大的鯨魚的經驗,準備救援時,大家也商討了很久、聯系了很多相關專家,最終商討出使用三艘較小護漁船并排拖拽的方式進行救援。20日5時30分,經過20小時的營救,這頭抹香鯨在漁政船的牽引和護航下,成功抵達南韭山海域,自主游向深海。
專家解讀
重回大海并不代表
抹香鯨已完全脫險
徐錦濤告訴北青報記者,據現場專家介紹,體型如此巨大的抹香鯨被成功救援,無論是在我國還是世界范圍內都不多見。當然,重回大海并不代表這頭抹香鯨已完全脫險,專家介紹,這頭鯨魚擱淺后身體在外暴露了一定時間,可能已對其臟器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也不排除其二次擱淺的可能性。“我們也在密切觀察監控,漁政部門通知了相關海域的作業人員加強觀察,如果發現鯨魚信息要及時報告管理部門,以便開展及時救援。”
文/本報記者?張月朦?戴幼卿
現場
它擺擺尾巴?似乎在跟人們“道謝”
象山位于我國東海之濱,以漁業資源豐富而聞名。一些伴海而生的老漁民,大半輩子見慣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但看見這頭體長接近20米的“巨鯨”時,仍然大吃一驚。到達現場的救援專家初步判斷,這可能是一頭抹香鯨,估計體重超過70噸。帶著施救船的漁政部門工作人員很快趕來,準備把鯨魚拖帶到深水區。然而,可能是這個“龐然大物”實在太重,救援沒有奏效。
“到了現場,鯨魚的受傷情況還好。因為灘涂平坦,石塊比較少,我們簡單對鯨魚進行了清創和消毒處理。”寧波市魚人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組長王亮亮說。
當日中午時分,海水逐漸退去,鯨魚完全裸露在灘涂上。當天的陽光不算特別強烈,但離開深海的鯨魚,表皮上的水分在快速流失,臟器也有可能因為自身體重壓迫而受損。鯨魚偶爾向救援人員擺擺尾巴,但明顯活力越來越弱。
救援人員當即決定,先要想方設法為鯨魚“保命”。可行的措施是暫時進行原地降溫保濕,等夜間漲潮時再另想辦法。
一只只紅色的水桶被帶進了灘涂。救援人員小心翼翼地拿起水桶,潑水為鯨魚保濕。打水,潑水;打水,潑水……整個下午,救援人員都在重復著同樣的動作。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不少救援人員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現場采訪的新聞工作者,紛紛拿起設備進行救援直播,網友紛紛為這頭鯨魚祝福祈禱。“加油‘大魚’!你一定要挺過去。”一位網友在直播區的彈幕里留言評論道。
夜幕降臨,海水終于開始漲潮。救援人員在鯨魚尾部套上繩子,準備借助潮水的力量再次幫助鯨魚離開擱淺地。
“令人欣喜,鯨魚的生命狀態在不斷提升。”現場救援專家、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翟紅昌說。
當日22時,象山附近海域潮位高漲,已基本可以覆蓋住鯨魚身體。救援人員決定登船,通過繩索牽引幫助鯨魚回到深海。鯨魚非常配合,慢慢跟著船游。時不時又擺擺尾巴,似乎在跟人們“道謝”。
為了防止鯨魚二次擱淺,放生地點的選擇經過了一番思量。“這個地方必須水深夠、離岸邊遠、回旋空間大。”翟紅昌說,最終,他們選擇了距離擱淺地點20海里處的一處水域進行放生。
20日5時許,在漁政船只的護航下,鯨魚成功抵達目的海域。工作人員切斷牽引繩索,鯨魚成功脫困回歸。
“在世界范圍內,巨型鯨魚擱淺救援脫困成功的案例不多。”翟紅昌說,為了拯救這個“大家伙”,他一晚上都沒有合眼。“但看到鯨魚下潛的那一刻,一切都很值得。”
文/新華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