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藥這件事 這個社區整理出了一份參考答案

2022-04-15 20:44:35

來源:新民網

4月13日,上海下了近半個月來的第一場雨。

普陀區秋水云廬居委會的辦公室里,黨總支書記高偉俊持續不斷地接著電話?!昂玫模矣浵聛?,你別急?!彼媲暗奈母寮堃褜憹M了好幾頁,這是當天的配藥需求。電話還沒放下,志愿者吳冰健和張同學穿著大白防護服進了屋,他們從居民手里收來了配藥的相關材料。

這天,負責外勤的小吳要去曙光醫院和瑞金醫院取藥,根據他規劃的路線,來回差不多10公里。屋外風大雨大,小伙子在防護服外套上了一件紅色薄膜雨衣。在路邊解鎖一輛單車,出發。

不到30分鐘,那件紅色雨衣刺破雨幕,出現在曙光醫院門外的小路上。吳冰健麻溜地上樓,提交材料,取到藥品后,塞進用黃色塑料袋包裹的背包里。又解鎖一輛單車,再次高速沖入雨幕,帶藥回家。

需求太大

書記電話被打爆

圖說:在秋水云廬居委會內,黨總支書記高偉俊電話不斷,大多數電話都是來問配藥事宜

高偉俊和很多居委書記一樣。在這次疫情中,他的電話最先被打爆。

手機號碼公開后,高偉俊凌晨3點都接到過求助電話。但和其他求助不一樣,配藥作為剛需,基數大、信息雜,“最開始的幾天,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配藥的事,需求太大了,我想了想,得把志愿者組織起來?!?/p>

經過幾天磨合,一個職責分明的配藥志愿者小組在社區出現:居委會負責接單,志愿者下沉樓組收集材料,熟手去醫院配藥,另有持證專車應對緊急情況……這份極有效率的配藥“作業”是如何完成的?來看流程。

提升效率

信息全面是關鍵

在整個配藥流程中,高偉俊所在的居委是第一環,負責外勤取藥的吳冰健是最后一環。

小吳是“90后”,一名攝影師,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男人。

剛開始配藥時,吳冰健對醫療系統并不熟悉。社區配藥志愿者每次出門,都背負著“全村人的希望”,帶著一二十本病歷本是常態。在醫院配藥時,他發現同名藥品還細分為片劑、溶劑、針劑等等。遇到吃不準的情況,志愿者需要 再給居民打電話確認,極為浪費時間。于是,這項核對工作被移到前序環節“預置”解決。

圖說:配藥小組整理的配藥小貼士,在為居民配藥前會進行告知提醒。同時,志愿者也準備了一份樣本,供居民比照

在配藥小組整理出的指南中寫道,居民提供配藥材料時,除需告知掛號科室、藥名外,還應附上藥盒或照片。吳冰健告訴記者,正是這些細節,提高了配藥效率?!坝幸淮挝規е畮妆静v本去配藥,醫生看到我準備的材料很高興,轉身就去拿藥了。因為我一次性提供了她所需的所有信息,減輕了她的負擔。”

理順流程

主動挖人才“入伙”

圖說:另一位志愿者小張今年高一,在上課之余,她也積極幫助鄰居們。她說,家里也有病人,知道藥的重要

高偉俊說,流程理順后,小組用3天時間解決了之前積壓的配藥需求——足足有近200單。目前小區一天大約有15本配藥需求,基本可以做到當天處理完畢。

和吳冰健一起忙前忙后的張同學今年才高一,這兩天,她在幫忙匯總居民的病歷本。

病人的急迫,小張很懂。她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是癌癥病人:“這個人群每天都要吃藥,且藥不能斷,他們的藥有時候會精確到1/4顆?!币婚_始,她為自己樓組統計和發放藥品,做得井井有條。吳冰健發現了人才,就請小張“入伙”,她的生活節奏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消殺、收卡、分藥……現在,張同學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著志愿服務。

多配一本

多一人安心睡覺

圖說:4月13日,上海大雨。志愿者吳冰健騎共享單車前往醫院配藥。從4月8日開始,吳冰健幾乎每天都會去一趟醫院

高偉俊告訴記者:“不夸張地說,我每天工作18個小時,15個小時都在對接配藥的事情?!眳潜t表示,不能對身邊的痛苦視而不見,尤其是自己有能力做點什么的時候?!敖裉於嗯湟槐荆ㄋ帲涂梢远嘁粋€人安心睡覺。只要我盡力了,我也可以睡得安心?!保ㄐ旅裢韴?蕭君瑋 陳炅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