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解讀最新《診療方案》:出院后可以直接居家隔離7天 避免醫療資源擠兌

2022-03-17 13:00:3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今天舉行的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對3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回應社會關切。 張文宏說,這次《診療方案》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科學、最好的。從第一版到第九版,從對新冠病毒一無所知,最早診療方案都是憑醫學方面的經驗制定,隨著科學證據越來越多,最終《診療方案》必須完全基于科學制定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張文宏說,《方案》基于當前對新冠病毒病科學認識的深化,在多個方面做出重大調整,倡導通過優化診療方案提升醫療資源的冗余度,通過縮短隔離期降低隔離對正常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調整出院的核酸檢測判斷標準、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出院后可以直接居家隔離,且時間縮短為7天。對這個疾病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我們的防控原則就會越來越精準。標準的改變,使感染者隔離時間大幅度降低,既讓感染者盡早回歸正常生活,也避免了醫療資源的浪費甚至擠兌。

張文宏還提到,對輕型病人的管理,《方案》進一步簡化治療,重點放在對病情的觀察。隨著奧密克戎流行成為當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患者以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為主,臨床特異性的治療需求顯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給予對癥處理與病情觀察即可。所以,在具備一定醫療條件的隔離點,就可以完成對感染者的隔離與基本醫療需求。同時可以釋放定點醫院的大量醫療資源。我們上海公衛中心對輕癥患者的治療,主要以對癥支持治療,同時密切進行疾病監測。

針對CT值,張文宏說,現在看到病毒許多人以為CT值越低越好,其實這不科學。有些患者4個月不轉陰,是不是要在定點醫院隔離4個月?顯然是不對的,我們要給出最科學的核酸出院標準。

是不是當核酸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出院就不再具有傳染性?什么樣的水平能讓風險足夠低?新版《診療方案》基于國際連續兩年多的抗疫,做了大量科學研究,制定標準。標準調低,意味著患者在醫院不會隔離非常久,出院可以提早了。

最新《診療》方案里,針對醫療機構重點討論的是分層救治、分層治療。“我們會把病人按照輕癥、重癥還有高危因素進行分層,輕型、普通型都要進行分層,輕癥病人和無癥狀的人會隔離在指定具有醫療條件的隔離點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留出更多醫療資源救治重癥病人。通過這幾個重大標準的制定,會為我們未來抗疫騰出空間。分層管理的方式會對醫療資源的優化帶來大量所需要的醫療資源冗余度提升,未來抗疫我們心里就有把握了。”張文宏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