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打造“四大工程” 聚力數字化轉型

2022-03-11 06:34:01

來源:新京報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青島已持續推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改革,且成績斐然。2022年,青島還將著力打造“四大工程”:打造全國數字政府標桿工程,打造普惠數字社會樣板工程,打造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工程,打造硬核數字基礎設施標志工程。加速繪就城市“慧思考”、社會“慧協同”、產業“慧融合”、設施“慧感知”的新畫卷。

關注1?數字政府

“四個一”為支撐?政府更加“數字化”

今年2月8日,數字青島建設領導小組會議舉行。會議提出,2022年將著力打造“四大工程”,推動數字青島建設爭創一流。而“四大工程”中,打造全國數字政府標桿工程領銜其間。

據了解,2021年,青島已形成以“一個云腦”為核心,“一朵云”“一張網”“一個數據底座”為基礎的數字政府支撐體系,接入41個單位的121個業務系統、219個場景,匯聚基礎數據20余億條、電子證照數據3700余萬條、視頻監控資源20萬路。

圍繞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需求,青島加大流程再造,58個跨省業務事項、298個省內業務事項實現市內辦理,1662項政務服務主題實現“一事全辦”,7900余項服務實現“掌上辦”。

日前,數字青島2022年行動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根據行動方案,青島的數字政府建設明確提出了打造為民服務品牌等5個目標。具體來說,2022年,青島將聚焦市民最急難愁盼的政務服務和城市運行需求,確定一批新的“雙12”清單,圍繞便民利民、實用管用,推出企業注銷、大眾創業、保障性住房等“12件事”的流程性、并聯式改革,以及市場監管、自然資源、政務大廳等“12個場景”的系統性、一體化改革,并加快實現“一碼通城”,推動各級各部門制發的電子“證、照、卡、碼”互通融。

關注2 數字社會

打造民生服務樣板?讓“數字”更惠民

車輛進出能識別,高空拋物有智能監測實時警示,電動車入電梯會及時預警,有的小區還設有能自動生成導航路線的智慧互動屏。這是青島膠州市不少老舊小區現在的樣子。

2020年起,膠州市開始探索搭建老舊小區智慧改造,成功構建起“1+3+N”的智慧社區總體框架,即依托膠州市綠色智慧社區平臺,規劃基層綜合治理、物業管理和居民服務三大服務板塊,涉及安防監控、消防占道、空巢老人關注等?N個智慧場景應用。2021年,膠州市就有63個老舊小區實現從老舊小區到智慧社區的跨越。

“打造普惠數字社會樣板工程,目的是讓智慧成果全民共享,讓市民對數字化美好生活可感、可知、可及。”青島市大數據局發展規劃與智慧城市推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數字青島2022年行動方案,今年將打造基本民生、質量民生、底線民生三個“服務樣板”,不斷拓展數字惠民的廣度和深度,讓群眾感受到更多“數字紅利”。

據悉,2022年,青島將聚焦教育、醫療等基本民生服務,建設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全面整合教育系統各級各類在線資源;著力推進“全市一家醫院”,加快實現區域內就診“一號通行”,醫生號源“一網預約”。聚焦出行、文旅等質量民生服務,推進“全市一個停車場”建設,重點推動機場、地鐵、海港等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一部手機游青島”,建設5家全面數字化景區,推動3個以上公園建成智慧景區。

關注3?數字經濟

“工賦青島”平臺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2021年7月,青島市正式上線全國首個政企共建、市場化的綜合服務平臺——“工賦青島”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改造服務和政務服務,首批入駐企業即超3萬家。隨后,為解決公共數據“不出門”的問題,青島市又建設了線上“數字實驗室”,在保障數據安全的情況下,可向社會產學研用各方提供多場景需求的公共數據,該應用案例還入選了《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

如何讓數字和產業相融合?青島堅持把數字化建設作為戰略性工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堅持把工業互聯網作為產業數字化的主要發力點,實施“工賦青島”行動。2021年,青島新發布“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場景1050個,獲評“2021年度工賦強國”獎。

同時,圍繞傳統動能改造,青島先后出臺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和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管理辦法,加快構建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診斷普惠體系。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目前,青島在重點行業累計建成智能工廠41家、數字化車間111家、自動化生產線299個,全市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53.4%。

2022年,聚焦打造一流數字經濟示范工程,青島將一方面打造數字產業化示范,在特色領航、關鍵基礎、未來新興產業等方面全面發力。另一方面,力爭打造產業數字化示范,借助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先發優勢,通過“企業上云”、智能工廠及數字化車間改造、深入實施“工賦青島”專項行動、構筑“一超多專”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格局,加速工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關注4?數字基建

今年5G基站將力爭達到3萬個

依托新研發的“輪駁船5G機艙遠程監測系統”,輪駁船拖拽大型貨輪即使行駛至20海里的最遠距離,5G信號依然“滿格”,可實時回傳各類數據。有了以“數字新城建”標準建設的“道路橋梁監管服務平臺”,青島在橋梁監測、管養一體化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讓設施“慧感知”,離不開數字新城建的支撐。近年來,青島加碼布局數字基礎設施,碩果累累:獲批設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推動Handle標識解析全球根節點(青島)項目落地;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建成開通5G基站2萬余個,居山東省第一。

圍繞國家一體化綠色數據中心建設,青島還開工建設一批大型數據中心項目。其中,在建的電信青島云基地是中國電信集團全國三大云計算基地之一,在建的移動數據中心是北方沿海最大的數據中心,在建的聯通數據中心是山東省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

今年青島將深化千兆城市建設,力爭5G基站達到3萬個,爭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加強青島國際海底光纜登陸站建設。加快建設一批數據中心項目,力爭數據中心標準機柜數達4萬個。加快物聯網終端部署,物聯網終端總數達1500萬個。加快Handle全球根節點(青島)建設,推進家電、機械、紡織服裝等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及推廣應用。

2021中國城市數字化轉型競爭力榜單中,青島位居第六,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城市數字能力方面穩居全國“第一梯隊”。青島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是數字青島建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如何在良好起勢基礎上,不斷創新突破、完善不足,青島已逐步探索出一條目標清晰的路徑。

新京報記者?揭明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