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黃愛龍:疫情防控應盡早走上“居家自測”

2022-03-09 11:36: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會速遞)全國政協委員黃愛龍:疫情防控應盡早走上“居家自測”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彭國威 黃維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病毒核酸檢測、抗體檢測和抗原檢測等多種方法得到廣泛應用,一定程度遏制了病毒的擴散。”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建言,在此基礎上,應該盡早構建“以居家自測為主的大規模抗原快速檢測+有針對性的小范圍精準核酸檢測”相結合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模式。

黃愛龍調研發現,目前核酸檢測只能在實驗室或醫院等專業機構開展,需要專業人員操作,通常需要幾小時左右才能獲取結果,核酸檢測價格高,耗時長,出結果慢。當一個地方出現確診患者需要開展核酸檢測篩查時,組織大規模排隊檢測,存在人員聚集交叉感染風險。

黃愛龍建議,要充分發揮現有核酸、抗原檢測技術的各自特點和應用大數據技術優勢。

“與核酸檢測、抗體檢測相比,抗原快速檢測具備操作簡便、快捷高效、適用廣泛、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諸多優勢,可以極大減輕醫護人員、醫療衛生機構負擔。”黃愛龍介紹,抗原快速檢測獲取結果不超過30分鐘,試劑成本約為核酸檢測的20%,若組織有力,短時間內可以在各種會議、體育賽事等大型活動中完成超大規模人群的篩查。

“2021年以來,全國已有部分地區開展了‘居家自測’的大規模抗原快速檢測應急演練。”黃愛龍介紹,以重慶為例,重慶醫科大學先后與重慶璧山區、高新區開展過演練,組織實施模式包括“成立工作組-宣傳通知-人員培訓-試劑發放-自行開展檢測-后臺結果確認-檢測結果管理”等步驟。同時,通過聯合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自主開發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人工智能識別微信小程序,也為新冠病毒的大規模快速篩查提供了新的支撐。應急演練期間,共發放1.6萬份抗原快速檢測試劑,收集有效數據15022人,8小時完成率高達75.11%;通過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系統識別為陰性的15017人,與專業技術人員復核的一致性為99.97%。

黃愛龍稱,通過演練,進一步驗證了采用抗原快速檢測進行大規模早期初篩具有諸多優勢,完全可以加以廣泛推廣。

黃愛龍告訴記者,推廣構建“以居家自測為主的大規模抗原快速檢測+有針對性的小范圍精準核酸檢測”相結合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模式,既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的人群初篩,盡早掌握早期感染人員的大致范圍和活動軌跡、密接人群,又可以進一步確定感染人員和病毒傳播情況。

“兩者相結合的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還可以大幅降低疫情防控成本,減少因疫情防控對經濟發展帶來的限制和影響。”黃愛龍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