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焦新安:群眾民生無小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

2022-03-04 09:17:37

來源:中國青年網

每年春節過后,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黨委書記焦新安都會準時來到江蘇省興化市,深入鄉村、食品廠、畜牧公司等,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專題調研。

像這樣的活動,在過去5年中組織過50余次。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履職為人民。”5年來,焦新安始終堅守著這份初心和使命,持續圍繞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高校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等國計民生問題建言獻策。

“聚焦重大戰略發展需求,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高校的使命擔當。”身為農業科技專家,焦新安連續5年圍繞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獻計獻策,建議涵蓋“三農”人才培養、農業科學研究、鄉村文化振興、農田水利建設等方面。

在焦新安的提議和主導下,揚州大學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也不斷提速:與揚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首屆海峽兩岸(揚州)鄉村振興論壇”;舉辦江蘇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鄉村振興調研座談會;出臺并實施《揚州大學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成立實體化的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制訂并實施鄉村振興“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創辦“鄉村振興創新班”……

“采取校地共建形式,對接一個鄉鎮或村,一個點、一個點整體實施,建設一個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區域示范基地,是一條值得探索的服務鄉村振興新路徑。”焦新安說。

3年多來,校地雙方在產學研活動對接、重點科技研發和聯合攻關、鄉村振興產業技術服務、鄉土人才培訓等方面碩果頻出。

揚州大學先后派出教授、博士團隊600余人次助力地方鄉村振興,組織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50余場,培訓鄉土人才300多人,設立訂單式科技研發項目30多項,與興化市20多個種植、養殖、食品加工龍頭企業等建立科研合作關系。

“以強農興農為己任,著力產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人才供給、成果供給和文化供給是我和揚州大學的共同職責。”焦新安說。

去年3月,“代表建議畢業生體檢檔案建立共享機制”的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榜,話題閱讀量超過7000萬,獲得數以萬計的點贊留言。這條建議的提出者正是焦新安。

“群眾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對于焦新安來說,尋找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就是傾聽廣大師生及家長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期盼。在與學生的一次座談會上,焦新安了解到,畢業生找工作期間經常反復體檢,且體檢結果各單位間互不承認,由此他萌生了倡言建立畢業生就業體檢檔案共享機制的想法,并在廣泛調研與論證后于2021年全國兩會正式提交建議,得到畢業生的熱烈響應。

這并不是焦新安第一次關注高校畢業生群體。2020年,他建議出臺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服務國家標準,實現就業指導服務工作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2021年,他建議加快建立大學生高質量就業支持體系,避免標簽化、提升公平性。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應當不斷創新就業創業工作形式,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核心競爭力,努力促進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焦新安說,2018年,揚州大學對標國家《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規范》,編制并實施了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規范,成為全國首個通過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高校,形成了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的揚大方案。這一規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對推動畢業生“云端”就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除了關注畢業生就業,焦新安代表還十分關心學生健康。去年兩會,他建議系統構建大中小學健康教育體系,一體化實施大中小學健康教育,讓健康教育伴隨學生成長全過程。

今年,焦新安帶著有關地方高校培養“一懂兩愛”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多個建議再次參會。

“只有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牢記人民群眾的冷暖關切、所需所求,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達到建議一件、推動一件、解決一片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把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關心落到實處。”焦新安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