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05:55: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們可以嘗試直播帶貨,讓產品直接從‘大棚’到‘家里’。”在浙江省溫嶺市東片農場吉園果蔬種植基地,農民大學生、吉園果蔬合作社負責人辛宏權正為合作社社員和周邊村民“解惑”,研究眼下萵筍的銷售及接下來的西甜瓜種植。
辛宏權是浙江開放大學溫嶺學院的學生,也是2021年度浙江鄉村振興共富帶頭人“金牛獎”的獲得者。2005年他成立溫嶺市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致富。如今,該合作社年總產值為1億余元人民幣。
一個農民大學生如何用“瓜果藤”織出“共富網”?2月14日,記者探訪吉園果蔬種植基地。走進基地,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智能化的灌溉設備和綠油油的蔬菜。與外面的濕冷不同,基地給人一種“春意盎然”的活力感。
“現在大棚的溫度有20多度,和外面的溫差有10多度。這個季節我們種植的是萵筍,很快就要種西甜瓜了。”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辭”的辛宏權,提到自己種植的瓜果時侃侃而談。
事實上,作為“新農民”,辛宏權的農業路并非“一帆風順”。1997年,他從部隊退役回家,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工作。
“創業初期,我們對種瓜的技術也不是很懂,他就查找資料,請專家現場指導,操作不過關就在大棚里反復試驗。”辛宏權的妻子馮云芬說。
就這樣,靠著吃苦耐勞的精神,辛宏權摸索出了一套優勢產區種植辦法,并成立了溫嶺市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
如今,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優質農產品如何實現“增產又增收”?產品的營銷至關重要。
為此,辛宏權和妻子報讀了浙江開放大學溫嶺學院,成為農民大學生,邊學習邊經營。
如今,他擔任理事長的吉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總規模達7780多畝,社員140余人,年總產值1億余元人民幣。辛宏權打造的“瓜果王國”初具規模。
扎根田間地頭的同時,他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并結合溫嶺本地的種植氣候,摸索出了一套種植西甜瓜與萵筍的套種模式。該模式的應用推廣,帶動周邊其他農戶種植了2萬多畝果蔬,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以前空閑的時候,村民喜歡打麻將、逛街。在辛宏權的帶領下,現在一年四季都有果蔬種植,大家生活變得充實,人也充滿了干勁。”村民潘珊珊說。
據了解,該基地每年引進、試種新品種三四十種,經發掘、篩選,總結種植經驗后,再進行推廣,幫助周邊農民增收。
在采訪中,辛宏權告訴記者,他希望在溫嶺建立一個西甜瓜試驗站,給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讓農民有一個新的交流平臺,從而帶動整體農業技術的提升。“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