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一線的抗疫人:“大家”健康安全“小家”才能幸福團圓

2022-01-21 15:05:01

來源:西安日報

鄭烈是陜西省中醫醫院脾胃二科醫生,上個月26日,剛過完40歲生日的他接到科室電話,“醫院要組建核酸采樣隊參加西安市應急采集任務,一個小時后集合。”

難以忘記寒夜里采樣隊員趕路的腳步聲

時間緊急,放下電話的鄭烈就開始收拾行李。“發生什么事?”聽著動靜,妻子走進臥室詢問。鄭烈沒敢抬頭看,繼續埋頭收拾,“有任務,我不在時要照顧好自己。”妻子前幾天剛出院,正是需要照顧的時候。“主要是怕她難受,就想表現得自然點,也害怕看到她失望的樣子。”鄭烈說,行李收拾好他才拍了拍妻子肩膀。“疫情嚴重,我是一名醫生,現在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防疫抗疫也是我的本分。”

丈夫是一名黨員,從業至今時刻把病人放在心上,妻子深知他作為醫生的責任感,點了點頭,又從柜子里拿出兩件厚衣服裝進行李箱。“我支持你工作,但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出任務時,一定要注意保暖,要做好自身防護,自己安全了大家才能安全……”送丈夫出門時,放心不下的妻子一直叮囑著。

從2021年12月26日晚開始,鄭烈所在的采樣隊被安排在蓮湖區棗園街道辦進行核酸采樣。連續多天,他奔忙在棗園西路社區、紅光社區、億潤花園、華府一期等地進行采樣,每日采樣人數近千人。這只是一個數字,其中的苦楚和艱辛只有身處其中的采樣人員才能體會。引導掃碼、拆棉簽、采樣、開管、封管,這樣簡單的動作每天都要重復千次。鄭烈說,他記不清有多少個凌晨五六點起床出發了,也難以忘記寒夜里隊伍趕往核酸采樣點那急促的腳步聲。

希望因采樣凍僵的手能溫暖這座城

鄭烈個子比較高,采集時需要微微前屈身體,有時還要蹲下,甚至單膝跪地,給孩子們采集咽拭子。長時間、高頻次的彎腰動作導致他每天采集結束后,腰都疼得直不起來。天氣寒冷,他和隊友每天最少要在寒風中工作五六個小時。每采集完一個人,都要用冰涼的酒精進行手部消毒,千次的消毒下來,他的手指被凍得僵硬……“每次采樣結束,采樣隊醫護的手都變得腫脹冰冷,但我們總有信心,這一雙雙手能溫暖一座城、溫暖這個冬天。”鄭烈說。

連日忙碌顧不上聯系妻子,直到2022年1月份,疫情防控形勢開始逐漸向好,結束任務早的鄭烈給妻子撥通了視頻通話。視頻前,他想,幾日沒有聯系,妻子一定很激動,一定會對他噓寒問暖,然后他就能滿血復活了。嘟、嘟……視頻通了,妻子躺在床上,病懨懨地靠在床頭,只是看了他一眼,便默默地轉過頭去。岳母在旁邊拿過手機,說:“她腹部又開始出現脹痛了,已經吃了好幾天消炎藥了,她知道你在一線抗擊疫情很忙,就沒有告訴你,怕讓你分心了。別擔心,家里有我們老兩口在,你安心工作吧!”

知道妻子轉頭一定是哭了,萬千情緒涌上心頭,鄭烈也憋不住眼淚,只能對妻子和兩位老人道歉、道謝。提到當時的情景,鄭烈面對記者也有點哽咽。嘆了一口氣,鄭烈說,有太多的一線防疫人員,大家都在“舍小家為大家”,因為大家知道,只有“大家”健康安全了,“小家”才能幸福團圓。“等回家,我再好好彌補家人,照顧妻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