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眠集團優眠醫療成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

2023-07-31 17:18:39

來源:今報在線

圖片1.png

2023年7月7日﹣9日,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指導,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精神衛生和精神病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康復醫學會精神衛生專業委員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精神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江蘇省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專業委員會(籌)主辦,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承辦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委員會2023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中國精神康復與物理治療大會”在南京隆重召開!

專委會換屆選舉

圖片2.png

7月7日下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委員會召開了第一屆委員會換屆選舉會議,經舉手表決,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委員會領導班子及各級委員,共259人。優眠醫學中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劉鐵榜教授擔任專委會新任主任委員,速眠集團優眠醫療董事長韓振亞先生擔任專委會顧問委員,優眠醫學中心業務總院長蒙華慶教授擔任專委會專家委員,優眠醫學中心副總院長黃千惠女士擔任專委會常務委員。此外,速眠集團優眠醫療成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

圖片3.png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牌匾

圖片4.png

劉鐵榜教授發表就職講話

換屆選舉會議結束后,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召開了第二屆第一次常委會工作會議,大會圍繞當前非公立醫療機構精神專科發展趨勢及其相關產業熱門話題展開交流,探索我國非公立精神醫療的建設與發展。

圖片5.png

圖片6.png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精神與心理專業委員會2023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中國精神康復與物理治療大會

圖片7.png

中國精神康復與物理治療大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大會關注全民精神健康,加強行業精神病學界的交流,開展精神病學的科學前沿研究,緊隨醫學發展,落腳臨床需求,促進學科共建,受到了一線臨床的高度關注與認可。本次大會以“凝心聚力、共謀發展”為主題,6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精神康復同道齊聚金陵論道我國精神康復事業發展。

圖片8.png

出席本次大會的領導和嘉賓有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院士,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郝德明會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趙靖平教授,南方科技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劉鐵榜教授,北京回龍觀醫院楊甫德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趙太宏院長,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張寧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姚志劍教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王繼軍教授,深圳市康寧醫院曾玲蕓教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王珊副秘書長,歐洲生物反饋協會(BFE)Santiago Brand教授,速眠集團優眠醫療董事長韓振亞先生以及國內精神醫療領域知名專家、各精神專科醫院院長、相關精神康復醫療護理人員、社會辦精神康復醫療機構投資人等參加會議。

開幕式

圖片9.png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張寧教授擔任本次大會開幕式主持人

圖片10.png

大會主席劉鐵榜教授開幕式致辭

會上,劉鐵榜教授在致辭中指出,非公立精神與心理機構是我國精神心理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指導意見。尤其是22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的出臺,讓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事業又迎來了一波蓬勃發展的里程碑式新階段。自己非常榮幸當選第二屆主委,將與全體同仁一道,推動非公立精神與心理機構規范有序發展,為中國人民的心理健康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圖片11.png

南京腦科醫院趙太宏院長大會致辭

趙太宏院長首先歡迎精神與心理同仁相聚南京,南京腦科醫院非常榮幸承辦本次盛會,南京腦科醫院一直重視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事業發展,并且在心理健康服務和神經調控技術的臨床應用方面不斷探索創新。非常期望跟全國公立和非公立精神與心理機構的同仁一道,推動中國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事業。

圖片12.png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教授大會致辭

郝德明教授在致辭指出,過去五年來,專委會不斷發展壯大,為全國精神與心理領域的專家學者與相關企業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臺,為我國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希望第二屆專委會今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加快“健康中國”的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學術大會

開幕式結束后,五位重量級領導、專家圍繞社會辦醫、社會辦精神與心理療機構建設、神經調控技術以及當前精神醫學技術熱點等話題作主旨報告,引發了熱烈反響。

圖片13.png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院士作《加強學科交叉,助力醫學發展》的報告

圖片14.png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王珊副秘書長作《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報告

圖片15.png

優眠醫學中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劉鐵榜教授作《非公精神專科機構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圖片16.png

歐洲生物反饋協會(BFE)Santiago Brand教授作《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Neurofeedback》的分享

圖片17.png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總督導徐凱文教授作《心理咨詢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挑戰、瓶頸和發展策略》的分享

圖片18.png

圓桌論壇《神經調控的發展與前景探索》

學術分論壇

本次大會除主論壇外,還設立了4個分論壇,云集全國40余位專家和學者,各分會場分別以精神康復、物理治療神經調控技術、藥物+心理聯合治療、非公醫院創新發展4個主題開展分論壇,圍繞如何推動非公立專科醫院高效運營和高質量管理,藥物與心理聯合干預的治療效果、科室與機構經濟收益、發展前景,精神康復科的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等內容展開全方位的交流和研討。

大會分論壇一:精神康復

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謝國軍院長擔任精神康復分論壇主席,泉州市第三醫院王進義院長、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金衛東主任、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蔣廷云院長、速眠集團優眠醫學中心蒙華慶教授擔任分論壇主持人。

圖片19.png

圖片20.png

北京回龍觀醫院崔勇主任帶來《精神分裂癥各階段的康復策略》的分享,深圳市康寧醫院曾玲蕓主任帶來《精神康復診療中的醫保管理》的分享,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隋毓秀教授帶來《電休克與認知》的分享,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謝國軍院長帶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實踐》的分享,最后由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金衛東教授、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蔣廷云院長、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張富強教授與深圳市康寧醫院曾玲蕓主任共同以《精神康復科的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為主題進行圓桌討論。

圖片21.png

圖片22.png

圖片23.png

圖片24.png

圖片25.png

優眠醫學中心蒙華慶教授主持《精神康復科的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圓桌論壇

精神康復論壇主要針對康復策略、醫保管理、電休克與認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專題,并圍繞精神康復科的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展開研討和交流,專家教授們各抒己見,帶來精神康復領域精彩而前沿的新洞見、新思考。

大會分論壇二:物理治療神經調控技術

物理治療神經調控技術分論壇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由南方科技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劉鐵榜教授與空軍軍醫大學崔龍彪教授擔任主席,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王繼軍教授與空軍軍醫大學崔龍彪教授擔任分論壇主持人。

圖片26.png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王繼軍教授帶來《“深淺合一”經顱磁的應用與研究進展》的分享,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王菲教授帶來《神經調控對神經發育影響的研究》的分享,電子科技大學段旭君教授帶來《孤獨癥腦影像與神經調控》的分享,上海交通大學孫俊峰教授帶來《經顱超聲刺激誘發的腦可塑性調控效應及其臨床應用》的分享,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安翠霞教授帶來《經顱磁刺激在特殊人群抑郁的應用》的分享。

圖片27.png

圖片28.png

圖片29.png

圖片30.png

物理治療神經調控技術論壇重點交流物理治療過程中先進設備的研究進展、診療方法的影響、調控技術、經顱磁設備的臨床應用等,為增進物理治療神經調控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帶來深度交流與經驗分享。

大會分論壇三:藥物+心理聯合治療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馬燕桃教授、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喬冬冬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范丹慧教授等專家依次發表主題分享。

圖片31.png

圖片32.png

圖片33.png

圖片34.png

在藥物+心理聯合治療論壇中,專家教授們暢談臨床管理、聯合治療方法的應用、聯合服務模式、藥物與心理聯合干預的治療效果、科室&機構經濟收益、發展前景等精彩內容,共同探索我國藥物+心理聯合治療的高質量融合與服務方案。

大會分論壇四:非公醫院創新發展

非公醫院創新發展論壇由優眠醫學中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劉鐵榜教授擔任主席,根據非公醫院領域人才難題、科醫院發展思路、醫院安全管理、數字診療實踐的專題而展開,并立足于推動非公專科醫院高效運營和高質量管理的話題進行探討,各位專家教授的新觀點、新思考為非公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徑。

圖片35.png

此次大會緊隨康復醫學發展,為精神心理疾病康復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了專業、全面的交流平臺,有效地整合行業力量,精準落腳臨床需求,有力地促進學科共建,增進海內外各地區公立與社會辦醫機構康復醫學學科建設的經驗交流,在推進精神心理學科發展,提升精神心理服務范圍和服務能力上作出應有的貢獻。

未來,優眠醫學中心作為睡眠醫學與精神心理領域的全國連鎖品牌,將持續探索行業生態邊界,推動商保閉環的商業模式,深度結合前沿科學技術,依托互聯網+醫療,與全國的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同道一起,不斷加強自主服務能力,助力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不同人群從“預防-干預-康復”的多層次需求,讓更多人能夠“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