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山西五寨:一株小草開出的鄉村振興“良方”

2023-04-14 16:05:37

來源:中國網

呂梁山北端、晉西北腹地,一株株藥苗成為春日的蘆芽山的新綠。近年來,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依托生態資源優勢,以中藥材種植開出“三劑”良方,努力走出一條以中醫藥產業助推鄉村振興之路。

良方一:特色種植,農業更有奔頭

剛開春,五寨縣孫家坪鄉祥銳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戶徐永祥便忙著打聽可流轉的土地,“現在合作社的中藥材種植有1300畝,今年計劃再發展300畝黃芪。”

“村里都是山地,以前種大豆、莜麥等雜糧,收益低。”徐永祥說,“這幾年種黃芪,一畝地最多產800公斤,純利潤是原來的兩三倍。”

夏日田間的黃芪。新華網 發(劉篤效 攝)

道地藥材,是優質中藥材的代名詞,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五寨縣地處高原丘陵區,晝夜溫差大,野生中藥材品類繁多。《五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顯示,當地現有常用中藥資源400多種,人工可種植(養殖)中藥材100余種,高品質藥材20余種。

“特殊的自然氣候與生態環境,讓這里成為黃芪等多種中藥材的道地產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派駐五寨縣掛職縣委副書記高新軍介紹,以黃芪為例,五寨縣移栽兩年生黃芪甲苷含量為0.089%、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含量為0.098%,遠超國家藥典標準。

農民晾曬黃芪。新華網 發(張向榮攝)

近年來,五寨縣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發展道地中藥材產業,并邀請國家級專家為農民培訓中藥材良種選育、田間管理、規范采收、產地初加工等知識。

目前,五寨縣有中藥材種植生產企業3個、種植專業合作社7個,全縣有6000多人從事中藥材生產,中藥材已成為當地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良方二:集群成鏈,產業更有勢頭

在晉西北中藥健康產業孵化園的車間里,工人們用機器將黃芪、黨參等藥材切片、過篩,讓好藥材賣出好價錢。

如何將中藥產業做大做強,讓中藥材具有更高附加值?答案呼之欲出。

“以前只是賣黃芪鮮貨,現在有了加工車間,還成立了品牌、開了網店。”五寨縣道地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戶劉俊希說。

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分揀黃芪切片。新華網 發(王昕妍 攝)

2019年,五寨縣建設晉西北中藥健康產業孵化園,為中藥材種植企業和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提供種植指導、加工、儲存、銷售、追溯管理、集中展示、技術培訓、品牌宣傳等公共服務。目前已有3家企業和7個合作社入駐孵化園。

距離晉西北中藥健康產業孵化園不遠,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線引進的國藥集團幫扶項目——中國中藥五寨產業園也已建成。

“預計這里投產后年銷售額可達1.5億元,利稅110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120個,可帶動種植農戶3000戶。”高新軍說。

目前,五寨縣正在南山區和東西兩梁區布局中藥材產業集群,建設中藥材標準示范基地500畝、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500畝,將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發展到5萬畝。

菊花生產車間。新華網 發(劉篤效 攝)

五寨縣的中藥產品也在市場上收獲了正向反饋。2022年僅雄安展銷會一站,就簽訂了總價5080萬元的五寨大健康產品銷售合同。

在五寨,一條集中藥材種植、采購、初加工、生產、倉儲、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正在形成。

良方三:文旅融合,農村更有看頭

“中藥材種植周期長,規模化發展較為緩慢。”高新軍坦言五寨的中藥材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如何解題?五寨縣有了新的思路——融入中醫藥特色元素,推動康養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智能針灸銅人、珍貴的中藥材、活字印刷中醫名句……五寨中醫藥文化體驗館通過圖文視頻介紹、實物陳列、新媒體互動等形式,展示中醫藥科普知識、文化內涵及五寨的中醫藥資源,帶領游客們開啟一場中醫藥文化之旅。

五寨中醫藥文化體驗館展品。新華網 發 (王昕妍 攝)

“住在山間,空氣清新,能夠聽到晨鐘暮鼓之聲。”高新軍說。在五寨縣城南薛家村清漣河畔,毗鄰南禪寺,一座高標準打造的集森林旅游和中醫藥康養理療于一體的中醫藥康養基地已建成。

住宿餐飲區的新中式裝修古香古色;休閑康養區藥香彌漫,劃分不同區域提供中藥足浴、熏洗、汗蒸、推拿按摩等多種中醫藥保健理療服務;產品銷售區擺放著各類健康產品和農特產品,靜候游客前來挑選。

五寨縣康養旅游基地五頤康苑。新華網 發 (劉篤效 攝)

“生態環境優良、藥材品質優良、中醫醫療服務技術較優是五寨發展康養產業的優勢。”五寨縣委書記劉志成說,五寨縣將以“中醫藥+”為路徑,借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康養旅游平臺資源,推動中醫藥產業與康養、文旅、居住、醫療、護理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五寨縣委副書記、縣長辛磊在作2023年五寨縣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五寨將推進中醫藥康養基地、五寨溝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項目,探索中醫藥大健康消費新模式,提升“康養五寨”“夏養五寨”“美食五寨”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