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針走線繡出手藝創(chuàng)新

2023-08-16 07:52:54

來源:北京日報

“一線添宮繡,畫景刻初還?!彼卧~中這樣贊美京繡的華美生動。京繡,又稱宮繡,其用料考究、色彩華麗、樣式高雅,處處體現(xiàn)雍容華貴的氣度。


(相關資料圖)

如今,京繡早已走出宮廷,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吳氏京繡第五代傳承人劉曉燕的手上,它可以是旗袍等中式服裝上的點睛之筆,可以制作成耳墜、胸針等首飾,還可以開發(fā)成新潮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多年的熱愛讓她對京繡更添一份使命感,不僅要傳承技藝,更要傳播文化。

耳濡目染邁入京繡大門

手捻繡花針,一縷蠶絲線上下穿行,以點成線、以線成面,一片飽滿厚重的牡丹花瓣呼之欲出。劉曉燕在工作室里安靜地做著繡活兒。房間里擺滿了她從小到大的刺繡作品,一針一線都是親手縫繡。

“我姥爺就是裁縫,小時候一到寒暑假,我就待在姥爺身邊,自己拿小布頭縫著玩,姥姥做刺繡時我也跟著看,慢慢地會做些小玩意?!蓖甑亩δ咳荆寗匝鄬τ诖汤C文化始終帶有一份特殊的喜愛。

在一次展覽中,劉曉燕被一組刺繡作品深深吸引。“跟旁邊的工作人員一聊,才知道這就是咱們北京的刺繡,叫京繡。”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劉曉燕對京繡的親切感油然而生。“以前就是繡著玩,這次知道了京繡,一定要找到師父好好學。”2008年,劉曉燕正式拜師來自京繡世家的吳蘭春,成為吳氏京繡第五代傳承人。

跟著大師學活,劉曉燕逐漸摸到了京繡的門道。“從針法、排線到配色,京繡都有自己的章法。單拿配色來說,亮面的花是一個樣,暗面的花是一個樣,葉子受光、背光的配色也不一樣?!睂W得越深入,劉曉燕越明白,京繡的背后是對手藝人綜合能力的考察。“既要學會觀察生活,從身邊的花卉草木中找靈感,更要對文化背景有了解,因為每一個作品都不能脫離它的文化環(huán)境?!?/p>

謹記師言一針一線打磨

京繡的工具有繡針、繡繃、繡架等,繡線為金銀線、絨線,主要針法有圈金、平金、打籽等。與蘇繡等溫婉的南方刺繡不同,京繡的風格端莊大氣,圖案厚重飽滿。“比如最常見的花卉,京繡在繡的時候是套層的,層次分明,顯得特別整齊飽滿,蘇繡的不一樣,它是那種暈染開來的效果,追求自然的過渡?!痹谂渖?,傳統(tǒng)京繡講究的是五行五色,即青、黃、赤、白、黑,鮮艷華麗。

一幅完整的京繡繡品,技法不止于“繡”。在正式刺繡之前,需要完成的工序還有不少。

“首先就是繪圖,將線稿描在紙上,然后開始扎稿,用針按圖扎出細膩的小孔?!眲匝嗄贸鲈玫牧蛩峒?,每個紋樣上都以密密麻麻的針孔勾勒。“雖然扎了這么多孔,但你摸著紙的背面是平的,這是用砂紙打磨過,不然就會影響后面刷稿的效果?!彼^“刷稿”,就是用刷子刷上一層特制的粉,粉從小孔漏出,紋樣便留在布料上,然后才能上繃、配線、刺繡。

雖然全職做京繡是近五年的事,但劉曉燕手上的繡活兒二十多年來從沒停過,經(jīng)常到半夜兩三點鐘還在繡衣服、繡花?!拔覌尪颊f你老弄它干嗎,怪累的?!眲匝嘈χf,刺繡對她是件很療愈的事,“一天不繡,就感覺缺點什么?!?/p>

在劉曉燕的工作室里,她十幾年前做的荷花扇還被精心安放于桌上。“這都是我這么多年一點點做,攢出來的。”劉曉燕說,刺繡是細活兒,比如衣服上的一團花,每天8小時,也要繡上一周的時間?!斑@是基本功,必須扎扎實實?!彼恢庇浿鴰煾傅亩冢骸安还芤院笥袥]有名氣,必須手里有活兒,這樣到哪兒都不怵?!?/p>

探索創(chuàng)新做好技藝傳承

近幾年,劉曉燕不僅制作傳統(tǒng)的京繡作品和服裝,也將京繡元素融入精巧的飾品中,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有一天我在家繡花,忽然有一只蝴蝶落在我的架子上,我一想,蝴蝶雖然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紋樣,但好好設計,也能做出新意?!眲匝嘁院膫扔白鳛樵煨停瑢⑵湓O計成耳飾,用京繡技法呈現(xiàn),而且左右耳采取不同樣式,佩戴后于耳間搖曳生姿,富有韻味。

之后,她又設計了江山系列、花神系列,都是成套系的首飾。她的飾品很受年輕人歡迎,不用付出昂貴的費用,就能擁有一件手工刺繡品。

古為今用,有所變,有所不變。在劉曉燕看來,技藝的傳承不是原封不動,作為一門藝術,一定要體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所思所想。

“比如這幅龍的繡品,它的紋樣還是傳統(tǒng)紋樣,但是細節(jié)上我做了一些微調(diào)?!眲匝嗯e例,比如孔雀羽線,以前是要用它把整件衣服給鋪滿,叫“鋪翠”,體現(xiàn)宮廷繡的華貴。她略做調(diào)整后,依然保留了孔雀羽線,但不是用做底色,而是用在龍的鬃發(fā)上,既符合鬃發(fā)本身的質感,也顯得更加威風凜凜。

除了京繡制作,劉曉燕如今還承接了不少非遺教學、體驗的課程,京繡主題書籍的編寫也在醞釀?!皠傞_始做繡的時候感覺很輕松,現(xiàn)在接觸得越多,反而感覺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寫書也是希望這項技藝能夠有據(jù)可依,給后人留下一份資料,我覺得這也是傳承的一部分。”

對于未來,劉曉燕希望可以依托工作室,讓熱愛這項技藝的伙伴有一個交流學習的基地,讓更多人接觸刺繡、愛上刺繡、投身刺繡,把這門古老技藝發(fā)揚光大。

關鍵詞:

推薦閱讀

飛針走線繡出手藝創(chuàng)新

發(fā)布于

沿著“浙東唐詩之路”的起點返回盛唐

發(fā)布于

空心蘭與無根蘭

發(fā)布于

古典音樂中的“婚禮”

發(fā)布于

“藝術家應該堅定地忠于自己的祖國”

發(fā)布于

頂尖音樂節(jié) 為何落戶“丑城”

發(fā)布于

痛過方有成長

發(fā)布于

《文明大趨勢》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發(fā)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