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8 08:48:42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春秋時期著名歷史人物許穆夫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其詩作《竹竿》《泉水》《載馳》被收錄于《詩經·國風》,一直流傳至今。北方昆曲劇院取材于許穆夫人的原創昆劇《國風》,27日和28日以嶄新面貌在天橋劇場上演。
許穆夫人即衛國公主姬熙,因嫁與許國國君許穆公,故史稱許穆夫人。她出嫁許國后,衛國曾被狄國入侵霸占,其奮不顧身,毅然返回衛國。在她的奔走斡旋下,衛國得以重新光復,此后國祚延綿四百五十余年,成為戰國時期國運最長的諸侯國之一。許穆夫人崇高的愛國精神和不朽的愛國詩篇,也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昆劇《國風》是由著名劇作家羅懷臻為北方昆曲劇院量身創作的,在他看來:“昆曲除了要有勾欄瓦舍的煙火雜色,也要有春秋戰國時期的慷慨豪邁。”該劇的總導演曹其敬與北方昆曲劇院結緣25年,親眼見證了北昆的長足進步與發展。在她看來,昆劇《國風》是一個非常詩性的愛國題材,用“百戲之祖”昆曲來演繹這個古老的春秋故事十分合適,“這次創作在藝術上追求守正出新、尋求返璞歸真,用最純粹的戲劇手法來完成,以開掘人物的精神世界來展現現代感,賦予其現實意義。”與她共同執導的徐春蘭導演在看到《國風》劇本時,就被許穆夫人的愛國和果敢深深震撼,為姬熙的赤誠與堅持所感動,“她挺身為國的行動堪稱壯舉,這種質樸的情感和美德值得世代傳頌。”
曾成功塑造過諸多經典女性角色的昆曲名家魏春榮,此次在《國風》中飾演許穆夫人。她認為,與蔡文姬、李清照等女詩人不同,姬熙是衛國公主,特殊身份使其更具政治高度和眼光,是一位有才華、有志向、有格局的杰出女性,因此她在表演上更注重體現人物的風骨和氣質,展現許穆夫人舍家庭小愛為蒼生大愛,挺身救國、至死不渝的精神。
劇中的許穆夫人一直處在悲壯壓抑的情緒里,但魏春榮的演繹極具層次感,在哀傷的基調中表現出人物骨子里的執著、倔強和韌勁。尤其是在國破家亡之后,她著重刻畫許穆夫人曠遠的胸襟和果敢的擔當,表達出一位遠嫁貴族女子的母邦情、愛國心。
北方昆曲劇院院長楊鳳一介紹,這出戲和傳統昆曲相比,在舞臺呈現上有所創新,但并未改變昆劇的藝術基因:“我們借鑒了話劇、歌舞演出的舞美、燈光,在服裝設計上也融入了一些現代元素,營造一種簡約、典雅的藝術效果。”她透露,昆劇《國風》從討論劇本到劇本成型大概用了兩三年的時間,然后又排練加工了兩年的時間,才正式在觀眾面前亮相。“如果要想打造一部精品,必須要有充分的時間不斷去打磨,才能在舞臺上真正帶給觀眾一種沖擊力。”在楊鳳一看來,昆劇《國風》里體現的家國情懷,是樹立文化自信所需要的,藝術需要傳承,根植在中華民族血脈里的精神更需要傳承。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