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關注:讓文物“活”起來,故宮博物院首部兒童劇《甪端》9月3日首演

2022-08-23 09:35:53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

讓文物“活”起來,故宮博物院首部兒童劇《甪端》9月3日首演

由故宮博物院和藝瑞奇國際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兒童劇《甪端》,將于9月3日在中央歌劇院劇場歡樂首演。近日,該劇在故宮博物院匯報廳內舉行了第二次聯排,文物專家、戲劇專家、心理專家共同觀看了演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演員專業的表演打動了在場觀眾。

《甪端》是故宮博物院出品的首部原創兒童劇,該劇以故宮瑞獸“甪端”為原型,從兒童視角出發,講述了主人公小甪端和他的文物家族成員之間,因為一場“是否應該參與網絡展示”的爭論而展開的一系列有趣又感人的故事。原本靜穆莊重的故宮文物在劇中將變身為一個個可愛有趣、性格各異的人物,讓文物在舞臺上真正“活”起來。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甪端》是故宮博物院發揮教育職能、踐行教育使命的又一舉措,進一步充實了故宮博物院的青少年教育資源,豐富了教育形式。“該劇的作用遠不止于一場文藝演出,而將充分發揮傳播正能量,引領價值觀的作用,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自覺承擔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責任。”

早在創排之初,故宮博物院就派出了強大的文物專家陣容為這部兒童劇保駕護航。從器物到書畫,文物專家們不厭其煩地全程提供著文化顧問支持。《甪端》總策劃閆宏斌表示:“正因為這是給孩子看的作品,才更不能放過知識上的任何細節,孩子是最好的文化傳播和繼承者,來不得半點馬虎。”

為使該劇日臻完善,創作一部經得起檢驗的作品,在聯排后的研討會中,各方專家更是以專業嚴謹的態度為這部兒童劇把脈,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國家一級編劇、戲劇評論家歐陽逸冰表示:“故宮首部兒童劇的出現意味深長,它讓我們看到故宮正把頭低下來,用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和幾歲的孩子心連心手拉手,進行著平等、美好又溫馨的交流,把自己寶貴的財產交給下一代。”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向云駒表示,把神獸、御貓這些形象活化起來,是該劇在題材上的一種創新,將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故宮。

《中國文藝報》新聞部主任徐健認為,《甪端》是一部真正由故宮講述故宮自己故事的作品,該題材呈現著不一樣的文化格局和戲劇格局。“劇中不僅用兩代人的情感表現了故宮人的傳承之心、工匠之心和對文化的敬畏之心,也用戲劇的方式,呈現出了一般很難表現的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而童趣也是該劇的看點,網紅御貓、現場互動加之幽默的語言、夸張的表演,都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元素,讓孩子得以在快樂中接受知識。”

關鍵詞: 故宮博物院 副理事長 國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