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06:44:08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人民文學出版社近日舉辦《從師記》新書發布會。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劉躍進撰寫的回憶性散文集,記述一位七七級大學生在時代浪潮中勤奮讀書、不斷從師問學的成長歷程。
特殊時期的文學夢想,黃湖農場的“干校”生活,1977年12月的高考經歷,南開大學、杭州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求學與工作歲月,在作者筆下一一展開。劉躍進彰揚俞平伯、王伯祥、吳世昌、吳曉鈴等前輩學者的為人風范和學術業績,追憶與葉嘉瑩、羅宗強、姜亮夫、曹道衡、傅璇琮、魏隱儒等良師益友長期交往的點點滴滴,定格了幾代學人的淵博與風雅,字里行間充盈著濃郁的感念之情。對于寫作本書的初衷,劉躍進表示,這是對老師的感恩之心、感念之情。本書是紀實性的散文體裁,是學者撰寫的散文,有自己的情懷、自己的指向,使命就是記錄好自己經歷的時代。
2008年央視做了一個專題片叫《似水流年》,這個片子把20世紀中國人過春節時的具體經歷和心態進行了記錄,其中在1978年春節,旁白說:“1978年的春節,京城里有一個叫劉躍進的人正焦慮地等待著大學的通知。”片中的劉躍進就是新書《從師記》作者劉躍進。
談起這段經歷,劉躍進回憶,1977年在農村插隊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能不能參加高考,到了臨高考前的兩三個月時間,才確認可以高考。北京的文科要考語文、政治、地理、歷史這四門課,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劉躍進就利用一個很短暫的間歇回到城里找一些書。“當時拜見了王繼權老師,他給我提供了具體復習的方向。”劉躍進說,他回到農村后,白天要干活,晚上要開會,到了十點以后開始復習,從十點到凌晨,和衣而睡,到凌晨三點起來繼續復習,每天就睡兩到三個小時,就這樣復習了兩個月時間后,走進了高考考場。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表示,讀《從師記》可以感到,這些老師們不但勤勤懇懇地“授業”,而且兢兢業業地“傳道”,而劉躍進自覺地繼承了老師們的優良傳統,從而體悟到:所謂“從師”,不僅僅是學習老師的“業”,更重要的是繼承老師的“道”、傳承老師的“道”。“只有這樣不斷地繼承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江河才能永遠澎湃于中華大地之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