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06:42:34
來源:北京日報
如果不考慮疫情對人的傷害,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用兩句唐詩來描述,頗為貼切:“竹煙花雨細相和,看著閑書睡更多。”一個春天,大半時間待在家里,聽雨來雨去,看花開花落,有興趣的時候翻翻閑書,把大段的時間用來肆無忌憚、不知羞恥地睡懶覺——若非遇到疫情,這于一直信奉“勤為人生之本”的我,是很難想象的。
讀閑書,寫閑文,請允許我扯開點。離題也是寫作的一個方法。這兩句詩的作者是王建,題目叫《江樓對雨寄杜書記》。王建這個人,讀書人應該不陌生,他的《新嫁娘詞》“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入了現在的課本。寫中秋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每到農歷八月十五就被無數人翻出來詠誦。在浩如云海的中秋詩詞里,王建這首詩列入前十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我最喜歡的,還是他那首《雨過山村》:“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這仿佛就是我的故鄉,皖西南的一個山村。如果沒有疫情,清明前后,我應該去一次這個叫白寨的山村。在我生長卻已經坍塌的老宅上走一圈,碎磚瓦礫上早已荒草萋萋;同樣荒草萋萋的,還有父親母親以及祖父祖母的墳頭。塌掉的不僅是百年老宅,祖祖輩輩從大山上一鋤一斧開墾出來的梯田坡地,也正在與大山重新融為一體。父親晚年種植的茶樹更是淹沒在一片榛莽之中。每到此時,每臨此地,我才有時空蒼茫的感覺。我想,幾千年前的莊子,也許就是在類似的時空中寫下了《齊物論》這樣的名篇。
可惜,由于上海疫情防控要求不出家門,那就讀點閑書吧。上海《新民晚報》的副刊“夜光杯”約我做一個名為“在讀”的短視頻,推薦一本書,我推薦了北京作家楊海蒂的《這方熱土——海南熱帶雨林》。這是一本閑書,推薦的理由是“疫情多少都會影響心情。在這種情況下,讀不了很嚴肅的書,因此推薦那些輕松有趣又有價值的書。”我慚愧地看到,其他人推薦的書都那么高大上,有一位兄弟甚至推薦了《百年孤獨》。真佩服他們,怎么有這么大的定力呢?那些名著,短短的兩三分鐘視頻,又能說出什么新花樣呢?至少我做不到。于是心下又坦然了一些。
遙想一下古人,古人也讀閑書。除了王建,唐詩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句子。南唐時期李建勛有詩句:“唯稱乖慵多睡者,掩門中酒覽閑書”,把睡、酒和閑書聯系在一起。其實,王建《江樓對雨》還有后兩句:“好是主人無事日,應持小酒按新歌”,四句連在一起,同樣也是睡、酒和閑書。
閑書有了,酒也還有。酒是好東西,南宋詩人高翥說:“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好殘酷,好深刻,不是清明,寫不出這么深刻的詩。只是我一個人從不喝酒。這一個月,讓經年累月泡在酒精中的胃得到休養生息,也是好事。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