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跨界混搭成潮流新風向

2022-02-24 06:10:08

來源:北京日報

晚上7點半,酒吧的燈光漸暗,前奏響起。不經意間,一回頭,演員從吧臺后走出,舉杯向觀眾致意,一出音樂戲劇就以這樣的方式開場了。舞臺和場景就在身邊,所有的表演都在觀眾身邊展開,劇中人物的情緒起伏清晰可見……

當戲劇“邂逅”酒吧、餐廳、婚禮堂、密室、咖啡廳、圖書館,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近兩年,主打沉浸式體驗,跨界混搭各類新空間的沉浸式戲劇體驗和演出逐漸活躍起來。開心麻花、一臺好戲以及更多的戲劇團隊逐漸參與進來,以互動式體驗掀起文化消費的潮流新風向。

戲劇跨界圈粉年輕人

“比起在傳統劇場看演出,在酒吧、咖啡館看演出體驗感更強,隨著情節推進舉杯小酌,挺有意思的!”近一年來,90后張春子成了北京幾家沉浸式戲劇酒吧、戲劇餐廳的常客。

除了滿足既能吃喝又能看戲的“復合型”需求,戲劇酒吧、戲劇餐廳等演出的劇目往往還帶有沉浸式的屬性,而這也成為吸引年輕人的一大原因。“演員們不再高高在上、距離遙遠。男女主角穿梭在身邊,動情時都能看見他們眼里泛起的淚花。而到了互動環節,感覺自己也是演出的一部分。”這些有別于傳統劇場的新鮮體驗,足以讓80后的蘇曉瞬間被圈粉。“過去一年下來,在酒吧、餐廳看了七八場這樣的沉浸式戲劇,每場的餐飲酒水加入場券,人均消費300元到600元不等,價格不便宜,但是感覺很過癮。”

混搭新空間充滿想象力

作為國內知名內容出品公司,開心麻花這兩年在“環境戲劇”和“沉浸式演藝新空間”的打造上動作不斷、想象力無限。

在北京,開心麻花Stage One戲劇酒吧幾乎每晚開演,與酒吧氣質吻合的各類作品輪番登場;公司與三里屯阿斯牛牛西餐廳嘗試合作的《偷心晚宴》帶餐喜劇,也收獲了一大波關注度。

在上海,演藝空間成了北外灘來福士廣場的城市集市,在這里開心麻花為魔都打造了沉浸式互動劇目,《里弄1992》帶著濃郁的上海風情,讓觀眾夢回上世紀90年代。

來到濟南,戲劇混搭的演藝空間又有了新嘗試。“我們前年曾經把濟南一家婚禮堂打造成了婚禮劇場。”說起這次跨界嘗試,開心麻花副總裁劉巖告訴記者,“婚禮堂周一到周五幾乎空置,演出會讓婚禮堂的閑置時間變得豐滿,極大提升了坪效。”

劉巖透露,在北京王府井東安市場地下一層,開心麻花正在打造融合了新型劇場、咖啡、輕餐、文創店、戲劇體驗等豐富內容的戲劇潮娛新空間全國旗艦店。

走出傳統劇場迎“意外之喜”

為何戲劇要走出傳統劇場,去尋找新型演藝空間?這其實也是戲劇不斷拓展生命線的內在需求。

劉巖坦言,作為演出項目不可或缺的平臺和陣地,地理位置優越、空間布局合理的劇場屬于城市稀缺資源。“開心麻花早在2003年成立之初就堅持推出自己的原創作品,之后更是實現全年無間斷演出并開啟全國巡演,但我們在部分城市的演出排期并不理想,主要是在演出場地使用上受到很大的局限。”

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心麻花劇場院線公司應需而生。“相比傳統的大型專業劇場,咖啡廳、圖書館等演出場所濃郁的文藝氣息、便利的交通對觀眾很有吸引力,有的還能集逛街、餐飲、游戲于一體。”劉巖分析。

如今,這種混搭“新型戲劇”正逐漸成為一種活躍的文化新業態,不僅有開心麻花為代表的行業領軍品牌入局,也誕生了拽馬戲劇酒吧等“小而美”的特色品牌。

不久前,大型沉浸式戲劇《新世界》在上海影視樂園開啟首秀,上影集團由此宣布,將在上海影視樂園打造中國最大規模的“沉浸式劇場”。

關鍵詞:

推薦閱讀

戲劇跨界混搭成潮流新風向

發布于

音樂劇《粉絲來信》中文版將上演

發布于

齊白石筆下的良年佳景

發布于

版畫為媒 觀照“民心相通”

發布于

聊著聊著 就聊出真相

發布于

老媽“插紅”夕陽景

發布于

文物藝術品市場回升拍品均價下調

發布于

北交新樂季奏響經典拉開大幕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