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季報披露結束 市場也在“用腳投票”進行校正

2022-05-05 14:30:23

來源:金融界

本周市場經歷了大幅震蕩,從以下3個角度我們判斷目前的市場風險已經充分體現:

(1)估值的消化。從估值水平看,目前的創業板的估值回到了2019年2月左右,即3年結構性牛市剛啟動時的估值水平,估值上積攢的壓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釋放。尤其是一些景氣賽道的龍頭公司,從高點的回調幅度超過40%以上。回顧歷次的市場調整,除非該公司所處的行業或者公司的盈利模式發生轉變導致其前景遭到質疑,才會引發“腰斬”及更大的調整幅度。在行業前景依然明確的背景下,目前40%以上的回調,也反映了目前可能處在估值底部區域。

(2)財務風險的釋放。隨著年報季報披露結束,在結構層面對公司質地進行了一次檢驗。就業績不及預期的標的,市場也在“用腳投票”進行校正。公司層面上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釋放。

(3)市場的成交量。進入4月份市場一直處在縮量震蕩的格局,周一周二的快速破3000點后迎來大幅反彈,這種震蕩結構可能是市場底部的形態。

目前的核心問題是:企業的盈利能否實現今年的市場預期?美元加息、俄烏沖突等因素引起的外部沖擊對A股都不足以構成實質性的影響,而疫情的控制可能成為影響A股走勢的重要一環。目前我們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情況出現:(1)傳播系數大幅下降、方艙容載量大幅上升,在此趨勢下上海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已出現拐點,預計將很快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2)圍繞穩地產和服務業紓困的政策正在密集出臺,當下各部門正集中精力疏導受損的供應鏈,做好復工復產的工作;(3)鼓勵刺激消費的政策正在緊鑼密鼓地出臺。

此輪疫情將對經濟造成一定的拖累,為了穩增長目標的達成,二季度擴大投資相關政策將加大力度,同時供應鏈疏導和消費刺激并舉,所以將塑造兩條投資主線:(1)抓穩增長主題,布局估值低位和預期低位品種,包括大基建、地產、建材、銀行等板塊。(2)布局疫情緩解和邊際修復主題,重點包括酒店、免稅、景區、餐飲等出行產業鏈相關行業,食品、乳制品等大眾品,以及種植、養殖等農業板塊。長期從預期端、邊際變化角度考慮,結合長期空間,優質消費企業的價值底部正在逐步顯現,可以逐步布局。

關鍵詞: 年報季報披露 市場的成交量 市場風險 俄烏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