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10:42:22
來源:重慶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重慶肩負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如何推動全市科技創新全面成形起勢、提質增效,打造更多“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3月8日,記者邀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史浩飛,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石維娜,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的學習,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工作打算。
勇當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排頭兵
“重慶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始終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智力密集、學科交叉、資源聚合的綜合優勢,勇當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排頭兵。”王樹新表示,面對重慶支柱產業轉型升級與未來產業培育需求,重慶大學將堅持“超前謀劃、動態調整、交叉融合”原則,主動將學科建設與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深度融合,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布局學科方向,加快“人工智能+”、新型儲能等新興交叉學科專業布局。
他表示,高校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下一步,重慶大學將持續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推進本碩博貫通培養;系統推進工程教育改革,構建“專業教育,跨界實踐”“知行交替,循環遞進”“理工交叉,本研貫通”“學科交叉,項目驅動”四種新工科教育培養模式,為加快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提供“重大經驗”。
強化基礎研究能力與戰略科技力量儲備
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近年來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對標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仍面臨不少挑戰。
對此,史浩飛表示,重慶應進一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統籌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等核心平臺建設;依托西部科學城、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等戰略平臺,構建跨區域創新資源協同網絡,強化基礎研究能力與戰略科技力量儲備。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史浩飛認為,在科技創新方面,重慶應進一步強化跨區域協同攻關能力,聚焦國家戰略安全與產業升級需求,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進一步完善“研發—中試—產業化”全鏈條服務體系。
推動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石維娜說,下一步,重慶高新區將強化培育賦能,激發科技企業倍增動力。通過強力實施“雙倍增”行動計劃,用好用活科企梯度貸、知識價值信用貸、種子基金等金融產品,推動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同時,強化生態共治,提升科技成果孵化質效。通過優化創新生態共治協會、大學生雙創概念驗證中心運行體制機制,加大科創經紀人培育力度,搭建全立體多層次孵化服務體系,深化“兩城匯”校企交流合作系列活動,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石維娜還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加強科學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當前,重慶正在加快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她表示,下一步,重慶高新區將進一步強化品牌塑造,加快打造西部科普中心“一區一品牌”科普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辦好特色科普活動,持續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助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