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15:09: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湖南永州市東安縣井頭圩鎮新塘村蔬菜基地,農戶忙著搬運、裝箱新鮮黃瓜、辣椒。這些蔬菜將運往粵港澳大灣區各批發市場和生鮮超市。
“大棚采用標準化生產和高效節水技術。今年還打造了采摘基地,游客可以在這里干農家活、吃農家菜、享農家樂,體驗鄉野情趣。”蔬菜基地負責人文行明有豐富的大棚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
今年從廣東返鄉后,他流轉土地建成蔬菜大棚3個,大棚內的蔬菜一年四季不斷茬,帶動周邊村民20人就業。
東安縣是傳統農業大縣,近年來,該縣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產業,全縣蔬菜產業逐步向科學化種植、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模式轉變。
井頭圩鎮建設3000余畝果蔬種植基地,推動農旅融合發展。依托果蔬產品,當地通過“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方式,全力打造“吃、住、游、購”一站式鄉村游。
在白牙市鎮宥江橋村40畝蔬菜大棚基地,白菜、四季豆等蔬菜長勢喜人。該大棚四周裝有噴淋、遮陽、傳感器等智能設施,能自動調節棚內溫度、濕度、風速、光照。
“智能化調節溫、光、水、肥,可以實現自動不間斷輪灌。同等面積下,智能溫室大棚年產量是傳統種植的三倍,大大節省了用地空間。”宥江橋村蔬菜基地負責人雷建明說。
該基地還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精確控制大棚環境,為作物提供最適宜生長環境,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雷建明表示。
目前,東安共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12家,100畝以上有機蔬菜和大棚蔬菜基地60個。今年1月至10月,全縣蔬菜播種總面積33.32萬畝,蔬菜總產量71.62萬噸,大棚經濟成村民增收致富“新引擎”。
“東安還以‘一村一品’種植模式培育特色產業,引導和鼓勵農民在冬閑時節種植白菜、黃瓜、西紅柿,線上線下擴展銷售渠道,有效帶動農民冬季增收。”東安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蔣忠山說,東安會持續把大棚經濟打造成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