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15:40:13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桑雪騏
輕醫美成為拉動醫美市場增長的生力軍。日前,云創網訊發布的《2022年度輕醫美消費者滿意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有四成消費者對輕醫美表示不滿意。
輕醫美是通過非手術醫學手段進行皮膚護理的新概念,屬于非手術類醫美微整形,涉及門類較多,如激光、射頻、注射灌注、生物技術、化學剝離等。《報告》研究了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小紅書、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臺輕醫美行業相關數據共計61萬條,通過大量消費者評價進行情感態度深度分析。
(資料圖片)
瘦臉、祛斑項目關注度高
《報告》顯示,消費者對輕醫美的需求量由高到低依次為瘦臉、祛斑、祛痘、抗衰和除皺。瘦臉連續兩年成為最受歡迎的輕醫美項目。
無論是以光電儀器類消費為主的抗衰類項目,還是以肉毒素類消費為主的瘦臉除皺類項目,都宣稱具有瘦臉、緊致、塑形功效。不少醫美機構也常用肉毒素或瘦臉針來吸引消費者。
注射類項目滿意度較低
此次調研按項目劃分為注射類(微針、水光針、再生類)、光電儀器類和術后護理產品(敷料、修復霜等械字號或醫學護膚產品產品)。雖然瘦臉針是不少醫美機構的招牌項目,但從月度變化趨勢看,消費者對注射類項目整體滿意度相對較低,除2022年2月、5月、9月和11月份超過50%,其余月份均低于50%。
深入挖掘消費者意見,調研發現消費者對瘦臉針、瘦肩針以及瘦腿針、除皺針等產品滿意度較低的原因,主要是擔心產品安全性。
對于光電項目類,消費者主要關注抗衰功能和價格,月均滿意度為54%,但波動較大,2022年5—7月滿意度明顯降低,主要由于大量消費者吐槽做完光子嫩膚或激光后出現反黑、發癢或者紅腫問題。
從細分項目看,消費者對超聲炮等項目滿意度相對較低。深入挖掘發現,消費者主要詬病激光項目的體驗感受,部分消費者表示做完項目后疼痛感明顯,甚至出現水泡、紅腫等現象;對于超聲刀項目,消費者主要吐槽其性價比低。
對于術后護理類項目,消費者月均滿意度為59%,其中5月份滿意度達到峰值為68%。
信息不對稱令消費者對行業缺少信任
調研發現,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具體問題主要集中在對輕醫美項目功效和體驗感不滿意;醫美機構或醫生不具備資質;商家對資質榮譽、產品功效、整形療效等進行虛假宣傳;對醫美的科學性、合法性、安全性認知仍然相對局限等方面。市場亂象和信息不對稱使消費者對醫美行業的信任感不足,近四成(39%)消費者對于醫美行業不滿意。
針對輕醫美項目,槽點主要為功效單一、性價比不高、術后“后遺癥”問題;對于醫美機構,消費者多反映其證照不全、從業人員資格不符、服務態度差、虛假宣傳等問題;從市場營銷看,假冒偽劣產品、銷售渠道單一問題反映較多。
此外,部分未體驗過輕醫美項目的消費者對輕醫美項目的效果和項目搭配存在疑惑。例如,有網友評論“醫美項目畢竟都不便宜,做完之后能立馬見到效果嗎,別花了這么多錢沒效果”,還有網友擔心“水光針可以和肉毒素一起打嗎?會不會有什么副作用”。
《報告》顯示,針對從事輕醫美業務的機構,消費者期待其提升專業化、品牌化水平;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推進產品標準透明化,提升行業整體系統化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