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11:27:01
來源:中新網湖北
初春時節,走進咸寧市咸安區桂花鎮85畝鱘魚養殖基地,只見150余個連片魚池坐落在南川水庫山腰上,清澈的生態水源源不斷地涌入養殖池內,大大小小的鱘魚在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戲,時而躍出水面,濺起片片水花。
“這邊20余個小池是魚苗池,共有15萬尾,這是2個月大的,那邊是18個月的。”該基地負責人陳德云介紹,這些小家伙“幼兒園”長到2歲,就進入1.8米深,160—300平方米的大池繼續生長,要長到8歲以上,才能產生經濟價值。
為了“梯度培育”,基地同時培育著不同年齡段的鱘魚,以保障持續產出。2歲以上的鱘魚還有16萬余尾,其中年齡最大的鱘魚已有10多歲,最大的體重可達500斤,體長超3.5米。
在隔壁大魚池,一條條“龐然大物”游弋其中,不時將背鰭或尾鰭露出水面。
這些鱘魚是從哪里“游”過來的呢?陳德云介紹,原先他在宜昌、重慶兩地建立了兩個鱘魚基地,總面積達150畝,已有25年鱘魚養殖和加工經驗。
為了擴大規模,陳德云一直在國內多地考察調研,尋找第三個合適的基地選址。
“鱘魚是冷水魚,18—25度之間是比較適宜的,再就是必須活水養,對溶氧量需求比較高。”去年陳德云來咸安考察時,被咸寧南川水庫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當即決定投資4000多萬元落戶。
陳德云表示,養鱘魚是零污染,二類水質引進來,排出的尾水仍是二類水質。基地還有一套設備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提到鱘魚的價值,陳德云表示,鱘魚主要是提取魚籽制作魚子醬,其他的魚皮魚肉都有經濟價值,魚皮還能加工成皮包。
“8年以上長到100多斤的成年魚,懷卵大概有8-15斤。”據陳德云估算,一條成年魚加工產生的總價值約2萬元。
“我們在宜昌、重慶都有加工車間,下一步我們也要在咸安建設加工車間。”陳德云已在考察選址,爭取今年下半年就能實現本地加工,屆時加工車間年加工量可達20噸鱘魚籽,實現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
據悉,為了推動鱘魚養殖項目順利落地,咸安區農業農村局積極幫助辦理特種養殖經營許可證及人工繁育證,組織開展技術交流活動,引入先進的鱘魚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對接郵儲銀行解決資金需求,并幫助進一步擴大基地規模。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