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15:38:05
來源: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
靜思亭里,魏警官柔聲細語,與一名女矯正對象面對面探討著她面臨的困惑;憲法廣場上,田警官和被矯正對象圍坐一起,像聊家常一樣,讓他們慢慢卸下心理包袱,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圖書閱覽室里,矯正對象們戴上VR眼鏡,沉浸式體驗監獄生活的苦楚……
11月28日上午,南京市江寧區司法局攜手江蘇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大連山強制隔離戒毒所及民盟南京市委等多部門,在江寧區司法所上峰矯正分中心舉辦了一場以“凝聚監管教育幫扶‘心’力量,推動社區矯正質量‘新’提升”為主題的社區矯正集中教育活動。來自上峰、麒麟、土橋等片區約130名矯正對象參加了活動。
從“心”出發 守護“歸航”
上午9時30分,伴隨著莊嚴的升國旗儀式,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隨后,法律知識專題講座、毒品認知與拒毒教育分享會、正念冥想情緒管理課、拔河比賽、心理疏導、VR體驗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逐一開展,讓矯正對象感受到社區矯正的“法度”和“溫度”。
李某某是一名因犯開設賭場罪而在上峰矯正分中心接受社區矯正的人員。在當日的活動中,他通過VR游戲體驗了一把監獄的生活場景。比起枯燥的講解說教,全感交互的沉浸式體驗教育讓他震撼不已。“VR監獄體驗,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失去自由的痛苦和孤獨,特別是探監環節,讓我不禁思考,如果我真的在監獄服刑,會給父母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有了這次體驗,我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矯正機會和自由時光。”
參加活動的周某是一名女性矯正對象。對她來說,因為觸犯法律成為矯正對象,最難邁的是心理坎。這次活動,她不僅參加了江蘇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警官帶來的正念冥想情緒管理課,還與魏警官來了一次心靈對話。她感動地說,“魏警官引導我專注當下,學會正念呼吸,消除情緒、認知、思維模式等方面的干擾,要覺察此刻不評判,真正接納自己。在她的幫助下,我的思緒好像沒那么雜亂了,也能平靜地向內自省了。”
“澆花先澆根,育人先育心。對社區矯正對象來說,更是如此。幫助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心’有正念,‘身’有歸航。”江寧區司法局上峰矯正分中心負責人余開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活動每個環節設置都是從“心”出發,希望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真正傳達到了矯正對象的心中,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歸航之路,書寫新的人生篇章。
凝聚合力,巧解難題
記者在現場發現,此次集中教育活動,不僅主辦單位給予了大力支持,江蘇石城律師事務所、友發園藝幫扶基地等社會力量也都參與其中。
“社區矯正既要‘管得住’,又要‘矯正好、一個不少’,需要我們破解力量不足的難題,通過凝聚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更加全面、專業、人性化的服務。”余開發介紹,上峰矯正分中心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逐漸摸索出一條獨具上峰特色的社區矯正教育幫扶之路。
近年來,上峰矯正分中心與南京民盟“黃絲帶”幫教團隊合作,借助民盟組織豐富的師資,壯大幫教隊伍;攜手律師事務所,通過專業力量提升法律幫扶服務;引入社會力量,掛牌友發園藝幫扶基地,為矯正對象提供專業技能培訓……隨著“朋友圈”的逐步壯大,上峰矯正分中心的工作越做越有底氣,社區矯正的質量也有了新提升,截至目前,已成功組織了近千場教育活動。
因材施教,因人施“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上峰矯正分中心的努力下,一個又一個關于轉變、成長與希望的故事在上演。
賈某是一名年輕的社區矯正對象。19歲的他,盡管臉上還帶著稚氣,但言行舉止間已透露出深深的叛逆,他擁有強烈的個人自尊,對即將到來的社區矯正抱有一種下意識的排斥心理。上峰矯正分中心深入分析了他的個人情況,制定了一套針對性的教育矯正方案。為了融化他心中那座冰冷的圍墻,社區矯正團隊開始了入戶走訪、個別教育、心理疏導等活動,讓他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溫暖。在了解到他的工作困境不適宜他的身心健康后,矯正團隊建議他調整工作環境。令人欣慰的是,賈某接受建議并轉行成為了一名廚師,并在一家餐廳找到了新的工作,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每一個社區矯正對象都有自己的獨特情況。如何讓矯正對象“一個不能少”地回歸社會考驗著司法人的智慧。據了解,上峰矯正分中心以“智”賦能,依托省廳一體化平臺,按照入矯、矯中和解矯“三期分段”,設置了“嚴管、普管、寬管”三個等級,針對每個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深入地精準評估,量身定制個性化的矯正方案。此外,還通過系統化教育以及動態評估,實現了從“嚴格管理”到“高效矯正”的深刻轉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