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 20:33:00
來源:騰訊網
記者 | 呂雅萱
編輯 |
春節進入倒計時,送禮是中國人的習俗。隨著近幾年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以營養為代表的“每日堅果”成為送禮和消費新潮流。
(資料圖片)
每日堅果的開創者是沃隆食品。近日,青島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擬沖刺上交所IPO上市,預計募資7億元。
但沃隆多項經營指標下滑引發關注。早在去年6月22日,沃隆食品就曾預披露招股書,證監會反饋意見要求,沃隆需要說明營業收入呈下降趨勢的原因及合理性、市場占有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沃隆產品形態較為單一,營收過度依賴混合堅果品類,也引發了公司對自身抗打擊能力的擔憂。
此外,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兩極化,也反映出公司管理層一心將產品“網紅化”,輕視構筑產品技術壁壘。
2015年,沃隆在堅果賽道上率先實現由單一大包裝到混合小包裝的變革,開創混合堅果品類,售出超過10億袋,坐上了行業第一的寶座。時至今日,混合堅果賽道火爆,洽洽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競爭對手均已在A股上市。
生于堅果,困于堅果
沃隆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楊國慶早在2007年進入堅果行業,創業初期從事堅果貿易相關工作。一次與外國朋友聊天的偶然機會中受到啟發:外國人不吃帶殼的堅果。
彼時,中國堅果市場大多單品類、大包裝,且節慶屬性較強。于是楊國慶對產品進行微創新,從營養搭配的角度出發,將美國杏仁、越南腰果、澳洲夏威夷果、巴西松子等6種堅果果脯科學配比,25g獨立小包裝的“每日堅果”就此誕生。
2015年,每日堅果一經上市便風靡一時,得益于每日堅果占據的消費者心智優勢,沃隆用了不到5年時間,成為每日堅果細分市場的領導者。而在沃隆的帶領下,每日堅果這一細分品類近年的增長率遠高于整個休閑零食大盤。行業數據顯示,在天貓渠道,每日堅果消費人群在堅果人群的滲透率,從2017年的17%上升至2019年的47%。
沃隆起家于混合堅果,卻也過度依賴于混合堅果。
此次招股書顯示,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混合堅果類產品收入分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2.14%、85.73%、75.74%、69.62%,雖然呈逐年下降趨勢,但該類產品收入占比仍然過半,存在產品結構單一的風險。
沃隆表示,報告期內混合堅果類產品收入占比仍然較高,如果未來該類產品市場競爭加劇或消費者偏好發生改變,可能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和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外部競爭對手也在蠶食混合堅果市場。洽洽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鋪子、來伊份、百草味等紛紛推出自家的每日堅果產品。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國混合堅果行業市場規模增速自2016年的400%逐漸降至2021年的16%,行業整體規模增速放緩,這對于僅憑堅果扛起營收的沃隆來說,風險或將更高。
目前來看,沃隆新品研發依然圍繞堅果及相關品類,兒童堅果棒、脆皮風味堅果、堅果奶糕等新品處在試驗階段。業內人士對此看法不一,一些觀點認為,沃隆堅持以大單品戰略深耕堅果行業,布局“堅果+x”,助推賽道擴容的同時能錨定消費者心智。而一些人對此并不看好,認為沃隆的產品體系結構單一,需要逐步向多品類探索布局,搭建穩固的產品護城河。
營收、市占率下滑
營收和市占率的下滑趨勢是沃隆面臨的另一問題。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沃隆分別實現營收11.649億元、8.894億元、11.079億元和4.36億元。
盈利能力上,同期沃隆食品分別實現凈利潤1.31億元、0.89億元、1.2億元和0.27億元,同營收發展趨勢一致,整體有所下滑。
沃隆食品之所以在2020年營收和利潤雙降,源于其依賴線下銷售渠道——近年來占比持續在65%以上,面對忽如其來的疫情,沃隆食品被打的措手不及,直至2021年也未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沃隆預計,2022年度營收將在10億-12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減少9.74%至增長8.31%,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9億-1.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4.74%-8.02%。
對此,沃隆食品給出的解釋是,主要系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民消費需求及意愿下降、各地疫情封控措施對物流和線下實體店鋪銷售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沃隆原材料采購成本,進而對沃隆毛利率產生負面影響。
于此同時,由于堅果產業可替代性強的屬性,沃隆的市場份額逐漸下滑。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組數據,2019年以前,沃隆在混合堅果行業中市場份額最高,2019年達到13%。但2020年和2021年開始被洽洽食品和三只松鼠趕超,市占率分別為7.6%、7.2%。
但堅果賽道的行業CR3(市場占有率排名前3家的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之和)還不到50%,雖然新競爭者不斷涌現,沃隆身處的堅果市場格局還未真正定型。
營銷和研發投入兩極化
招股書中,沃隆巨額的銷售費用和零星占比的研發費用形成了鮮明對比。
近些年,沃隆憑借影視劇廣告植入快速提升知名度。據不完全統計,《掃黑風暴》《都挺好》《幸福到萬家》等熱播劇都曾是沃隆的廣告植入對象。此外,沃隆還聘請流量明星龔俊代言、排球女將朱婷擔任“品牌好友”,在互聯網、電梯廣告等渠道砸下巨資宣傳品牌形象。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沃隆銷售費用分別為1.9億元、1.79億元和2.16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34%、20.10%和19.50%,對利潤形成較大侵蝕。其中,宣傳推廣費(包括廣告費費用、對經銷商的促銷及陳列支持等費用)、電商平臺費用(主要為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推廣費用)是銷售費用的大頭,合計占比在8成左右。
沃隆在宣傳推廣上砸下重金,對研發卻并不重視。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沃隆食品研發費用分別為37.63萬元、157.61萬元、188.45萬元和91.7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僅為0.03%、0.18%、0.17%和0.21%。
另與同類型的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相比,后者的研發費用均在千萬元以上。以三只松鼠為例,同期內,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5022.45萬元、5252.46萬元、5754.37萬元、2288.94萬元。
大力宣傳推廣幫助沃隆于短短幾年內在業內掙得翹楚,但在行業壁壘并不高的堅果食品行業,產品創新或許才能幫助品牌脫離跟競品的同質化競爭。
而沃隆似乎并未意識到這一點。此次募資7億元,2.1億元用于品牌形象及全渠道銷售網絡建設項目,3.1億元用于生產智能化改造及智能倉儲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研發并不在列。
據天眼查,沃隆股東中僅有楊國慶家族和兩個職工持股平臺,創始人楊國慶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89.10%的股份,沃隆實際上是一個傳統的家族企業。截至目前,無外部投資公司或機構持股。